融合思維,持續產品創新
打造獨特的競爭優勢是工業自動化企業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宜科自創立以來,一直秉承創新驅動的理念,不斷推進自動化向智能化的轉型升級。作為極具影響力的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宜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智能制造的使命,對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鑫先生的專訪,讓我們看到一個工業自動化企業的與時俱進和騰飛之路,實踐融合創新,積極做中國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的踐行者。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造獨特的競爭力是一直縈繞張總內心的工業情懷,也是張總對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思考。欣慰的是,自2003年創立公司以來,憑借不斷的創新,宜科已經從傳統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公司逐步成長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踐行者,通過行業的應用集成開疆拓土,打造了一個工業互聯網主導的平臺型企業。除了在自動化元器件創新上發力,聚焦產品創新外,依托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面向企業的數字化應用方案是宜科近年來的重點工作。特別是在OT和IT融合創新方面,宜科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從宜科產品的市場定位看,尋找市場空白點至關重要,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技術研發,這需要產品創新的突破:一是在編碼器上,實現了分辨率的大幅提升;二是在伺服電機領域,推出了絕對值多圈產品,實現了升級換代;三是在傳感器領域,主要在光電傳感器和激光傳感器上做了很多的研發和創新,宜科在2019年上海工博會上發布了OS20系列高性能光電傳感器和OSM40系列激光傳感器等,都是高附加值應用的光電傳感器;四是在連接系統方面,宜科推出國內領先的IO-Link模塊,能有效實現進口替代,得到客戶的積極反饋。
宜科IO-Link模塊
張總表示,“從市場潛力看,高附加值傳感器應用空間巨大,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過去長期走的路徑是先做出常規型產品,容易導致同質化競爭,只能拼價格,宜科的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潛力非常大,所以我們做出OSM40系列產品,通過用3D打印做完產品驗證后,將盡快實現批量生產,可以有效應對復雜工況下的挑戰,保持可靠的高精度。”
張總繼續說,“工業自動化做傳感器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差異化,在研發上就要建立一個平臺化的體系,從而達到一個月推出一款新規格的產品目標。隨著研發的不斷投入和技術平臺的積累,宜科有能力達到這個高度。”
宜科推出的IO-Link模塊,通過工藝參數的調整與檢測,為狀態監測、產線感知及預防性維護等提供直接支持,賦予傳感器更加智能化的特征。宜科在IO-Link模塊的技術儲備已有三年時間,在觀察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感覺實際應用趨于成熟后,不失時機地于今年上半年開始推出,從實現目標看,已成為今年上海工博會產品發布的新亮點,性價比上完全超越市場同類,后發優勢彰顯。
對于融合創新,張總深刻地總結指出,“只有OT跟IT實現了真正的融合,才能夠給客戶帶來有價值的應用。這個智能制造的路徑可以從下至上,也可以從上至下,但首先需要采集數據實現數字化,然后才能做應用,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做成實際的解決方案。如果再融合邊緣計算,智能化程度會進一步提高,這需要不斷的知識積累,才能幫助客戶把工業數據用好,真正產生價值。這其中還需要做好軟件類IT工具產品,與工程數據應用結合,方能使得OT與IT融合的能力匹配起來,幫助客戶進一步提升制造水平和服務能力。”
平臺實踐,互聯應用落地
宜科不止是一家自動化產品制造商,更是有工程應用解決方案能力的集成商,其IoT Hub?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解決方案系統架構就是融合了硬件+軟件+服務的集成能力,顯著區別于一般傳統的元器件廠家,特別是宜科的行業應用方案是用戶最急迫的需求所在,價值體現緊密結合了當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無論在汽車整車制造業,還是傳統的制造業,宜科的工具和平臺都在實際的工廠中發揮著出色的賦能價值。
在一汽大眾青島工廠里,宜科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部署在焊裝車間,通過工業APP報警系統,可以輕松采集數據,把報警信息推送到維修人員的終端上,現場的系統配置有152套PLC和三十萬個報警點,如果僅靠傳統的人工管理,挑戰太大,而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就可以極大簡化并有效降低工作量,維修人員在廠區內外都可以看到設備報警信息,并配合專家解決方案進行咨詢和指導。這個案例榮譽入選2018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名單,既是宜科公司在工業APP技術領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全新的里程碑,更是我國工信部、天津市工信局等有關部門對宜科工業APP技術水平的認可與肯定。現在國家在推動百萬工業APP行動及工業APP創新應用大賽,宜科的這個案例,對于裝備制造業數字化升級的成效是明顯的,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德國制造。
在奇瑞的涂裝車間,宜科則把數字化系統提升到一個更全面的企業管理層面,讓工業大數據與應用和服務的結合,不斷向IT和OT融合的方向發展,形成更高價值的行業應用工程解決方案。通過宜科IoT Hub?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與智能工業手機代替現有固定式RFID讀寫頭從而指導車身下線或者返修的工位位置,并通過APP進行分層級報警推送,有效促進了故障的快速解決,現場故障及產線管理更加透明化。
宜科光電傳感器
“云上西青”是宜科特別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引領項目,通過搭建工業云幫助天津市西青區600家規上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得到了天津市科技局和工信局的高度認可。作為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年8月,宜科中標了天津市科技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專項,這是天津市科技局史上最大的項目,時間跨度四年。作為牽頭單位,宜科聯合其他七家產學研用單位共同研發,并制定了很多的里程碑目標,致力于把工業互聯網平臺真正打造成型落地應用,要求在四年之內完成1500家客戶,做出500個工業App,并要求在明年4月份舉辦的世界智能大會上發布宜科工業互聯網平臺,然后通過這項工作來推動促進天津市工業互聯網的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發展。
張總表示,“作為唯一一家由自動化廠家實施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我們做的這個平臺其實可以對標行業,探索從OT如何走向IT,這正是我們的特色。基于這個平臺,我們再做出一款低代碼開發工具,可以工具化地生成工業App。從現在來看,低代碼開發應該是一個趨勢,西門子收購Mandix后也在朝這方面發力,我們相對來講布局還比較早,所以希望通過這個方向盡快形成工具后,跟國內十家的雙跨平臺進行合作,這將是我們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發展的著力點。”
圍繞數字化,從產品到平臺和工具的推出,愈加顯現出宜科企業戰略的高遠,數字化對于傳感器廠家來講,也是以后一種服務客戶的手段,一種為維護客戶聯系的紐帶,因為這種數字化技術能夠給客戶更多的支持,使服務有形化。
價值挖掘,賦能數字化轉型
如何把復雜的智能硬件讓客戶用好,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索。今年9月上海工博會上,宜科發布了Hardware+Software+Service - IoT Hub?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解決方案,體現了硬件、軟件加服務的智能化、模塊化的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宜科基于IoT Hub?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解決方案的系統架構,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做部署,在底層用自己的智能化傳感器及網關,數據不用上傳到PLC上,可直接上傳到平臺,再通過APP開發工具的幫助或是輔導客戶用工具來開發符合其需要的應用,支持客戶去做自己的數據價值挖掘,等于是給了客戶一個比較直接實施數字化的路徑,這正是宜科探索數字化、平臺化的戰略思維。宜科IoT Hub?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解決方案的最終目標是,利用豐富的應用程序,來達到企業設備智能、生產智能和服務智能的目的。
為此,宜科將連接系統作為重點發展的產品大類,從數字化價值上理解,因為產品和方案的連接智能化是一個重要趨勢,這就需要能夠形成一種能力去幫助用戶實現便捷高效的數字化應用。德國工業4.0是從底層向上傳遞數據到云端的方式,目前看,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有相當的推廣,也要真正把它變成數字化的工具,普及度還不夠。真正要做到數字化,就必須把智能傳感器和相關工業的軟件結合起來做。張總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觀點,“目前從自動化廠家來看,還是應重點關注硬件對軟件支撐的不足,宜科的軟硬件加服務的概念,正是數字化發展的積極嘗試,提供靈活工具,讓用戶用較低的成本便捷地實踐數字化,并可根據需求動態調整,把數字化的價值落到實處。”
張總最后表示,明年宏觀經濟肯定還是有壓力,宜科將通過創新去深入到各個領域和各個行業中,找到實際應用價值的落腳點。宜科將更加堅定地肩負起“引領和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在構建“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的戰略方向引領下,不斷創造數字化轉型的賦能價值。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