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技術是一項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迅猛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傳感器作為物聯網感知層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作為整個物聯網的基礎,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們生活的智能化程度將越來越高。根據麥肯錫報告的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帶來的經濟效益將在2.7萬億到6.2萬億美元之間。智匯工業小編為您盤點了一些2020年傳感器的新產品新技術,全球現在大概有40個國家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工作。
2020年1月,普利司通集團(簡稱“普利司通”)發布新一代傳感器技術,通過將智能應變傳感器安裝在輪胎內部,測量輪胎在轉動過程中與路面接觸時產生的變化,進而估算輪軸荷載和輪胎磨損情況。這項智能應變傳感器技術采用了新一代物聯網(IoT)技術,除了追蹤輪胎充氣壓力和溫度外,此一智能應變傳感器還可以測量輪胎使用時的動態變化,并采用一種專有算法將智能應變傳感器收集的數據轉換為輪胎荷載和磨損信息,然后將該信息收集起來發送到云端。
智能應變傳感器運行示意圖
2020年1月CES展上,舊金山激光雷達傳感器初創公司Luminar推出了一款激光雷達傳感器–Hydra,并且準備對使用該款傳感器的汽車制造商伙伴重復收費,此舉為行業首創。在未來五年內,預計激光雷達市場的市值將達18億美元,將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
(圖片來源:網絡)
2020年1月,CES展上Velodyne Lidar推出了其外型最小的傳感器Velabit,使3D激光雷達感知應用更廣泛,其外型緊湊、量產價格目標為100美元。Velabit利用Velodyne的創新激光雷達技術和制造伙伴關系,成本得到優化,并且可進行大批量生產。該傳感器具有與Velodyne最先進的傳感器相同的技術和性能,并且有助于各領域開發新應用。該傳感器外型緊湊,可嵌入到車輛、機器人、無人機、基礎設施,以及其他設備的任何位置,并且易于量產。
(圖片來源:網絡)
2020年1月15日—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號:VSH)推出兩款全集成新型接近傳感器--- VCNL36821S和VCNL36826S,提高消費類和工業應用效率和性能。日前發布的接近傳感器體積小,成本低,適用于空間有限的電池供電應用,如檢測用戶是否佩戴耳麥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 / AR)頭盔。器件探測距離300 mm,同時具有用于玩具以及消費類和工業機器人的碰撞檢測功能。器件支持I2C總線通信接口,可輕松訪問接近信號,可編程中斷功能便于設計人員設定中斷閾值上下限,從而減少與微控制器連續通信。
2020年1月,據日本大阪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與德國萊布尼茨固體與材料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世界上最薄且最輕的磁性傳感器矩陣薄片系統。這個磁性傳感器矩陣薄片系統,靈敏度比傳統系統高10倍,不僅可以檢測和放大微弱的磁性信號,也可以通過自動掃描排列成矩陣圖案的磁性傳感器元件,使得磁性的二維分布變得實時可視。將此傳感器粘貼到堅固的結構上,通過繪制由鋼筋老化引起的磁畸變圖,就可識別損傷的精確位置。
磁性傳感器矩陣系統(圖片來源:大阪大學)
普渡大學(Purdue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傳感模塊,能夠與機器學習一起工作,可用于電動汽車、制造業和家居設計等。該技術是一種小型的非侵入式傳感器,可用于檢測電流。它被稱為“業界首款非侵入式電流傳感器,很安全”。該傳感器可以將測量到的電流信息通過藍牙、USB或其他方式,傳輸到任何計算系統,還能夠通過機器學習進行訓練,以精確探測某一時間段使用的某一品牌的微波爐,以及一天中該時段是不是最適合消耗能源。
(圖片來源:普渡大學)
本文由智匯小編整理,更多傳感器新產品新技術投稿請發至智匯工業小編郵箱:service@ilinki.net。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