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被廣泛應用,推動了傳感器市場的快速發展,傳感器產業成為世界各國在高新技術發展中爭奪的一個重要領域。從應用領域來看,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
當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牽動著全國上下的心,傳感器也應用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面臨巨大的需求。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為主成立的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其自主研發的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產品在性能上與進口產品相當,最先打破國外壟斷,并在自己的國內首條8寸MEMS生產線上實現規模生產,成為替代進口的首選,客戶包括倍爾康、科儀等國內一流醫療器械廠商。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通過使用VivaLNK連續溫度可穿戴傳感器技術及相關解決方案,有效對抗冠狀病毒的傳播。該監測系統通過采用溫度傳感器設備,將其直接應用于患者身上,可持續實時監控患者的體溫變化。然后,數據從病人那里以電子方式發送到護理站的遠程觀察設備上,方便醫護人員及時接收病人的體溫變化情況。通過采用這一疫情防治體溫監測系統,醫護人員無需每隔幾個小時用水銀溫度計對病人體溫進行身體檢查,而是可遠程自動監測體溫,從而限制病人與護理人員的接觸。
傳感器作為現代科技的前沿技術,被認為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國內外公認的最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智匯小編盤點了2020年部分傳感器的新產品新技術。
超高靈敏度NIR圖像傳感器
2020年1月,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推出 CMOS 全局快門近紅外(NIR)圖像傳感器 CGSS130,且與艾邁斯半導體于近日推出的 3D 系統形成完美互補。CGSS130 可大幅降低臉部識別、支付認證等 3D 光學傳感應用的功耗,這對于依賴電池供電的便攜電子設備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性能。同時 CGSS130 還支持更先進的傳感器功能。此款傳感器的 NIR 波段靈敏度是目前市場同類產品的四倍,它能夠可靠地檢測到 3D 傳感系統中極低功耗 IR 發射器的反射信號。在臉部識別和其他 3D 傳感應用中,IR 發射器會消耗大部分功率,因此制造商使用 CGSS130 傳感器可延長移動設備的電池運行時間。可穿戴設備和其他采用極小電池供電的產品使用該傳感器可實現臉部識別功能。
(圖片來源:網絡)
專為嚴苛要求高分辨率高速的工業和戶外應用而設計
Teledyne e2v 是 Teledyne Imaging 集團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創新引領了醫療保健、生命科學、太空、運輸、國防和安全以及工業市場的發展。2020年1月14日,Teledyne e2v宣布推出全新 Emerald 36M,這是一款 37.7 百萬像素圖像傳感器,專為嚴苛要求高分辨率高速的工業和戶外應用而設計。Emerald 36M 獨特地結合了 6k 平方分辨率和出色的幀速率,可提供低噪聲、高量子效率和寬角響應。該傳感器旨在輕松集成并兼容高性價比的 FPGA。它采用符合標準 4/3 感光元件的陶瓷 μPGA 封裝,是全球最高分辨率全局快門傳感器,適合這些緊湊型鏡頭。此外,Emerald 36M 與 Emerald 67M 具有引腳對引腳兼容和光學兼容,因此單個相機設計就可以實現多種分辨率和速度等級。
(圖片來源:網絡)
全球首個最小的超聲波傳感器
2020年2月,UltraSense Systems公司研發出了全球首個且最小的超聲波傳感器,這項新研發成果 - 超聲波單芯片系統為智能手機、汽車、物聯網(IoT)、醫療和家用電器的虛擬按鈕開辟了新的設計可能性,能夠為特定任務創造時尚的設計和專用的觸摸體驗。該超聲波單芯片系統可以作為一個技術平臺,實現無按鈕的新型觸控用戶界面。它幾乎可以穿透任何厚度的材料,包括金屬、玻璃、木材、陶瓷和塑料等,以進行觸覺感知。該新傳感器可以應用于國防部門等多個領域,還可應用于家具、電子產品、醫療設備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等。
(圖片來源:i-hls.com)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