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鈣鈦礦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對光轉換應用的進展產生了明顯的積極影響,目前已在場發射晶體管、太陽能電池、光通訊、X射線探測、激光器等領域嶄露頭角。
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更加清潔、便于應用、制造成本低和效率高等顯著優點,迅速成為國際上科研和產業關注的熱點。要實現此類器件的市場化應用需要進一步解決鈣鈦礦薄膜質量難以控制、缺陷態密度高以及器件遲滯效應等一系列問題。
鑒于此,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楊迎國等依托上海光源XRD線站,建立了先進的有機、鈣鈦礦光伏薄膜和器件制備及測試系統,形成了具有同步光源特色的薄膜表面衍射分析方法和在線同步輻射原位研究裝置,在鈣鈦礦膜層結晶調控、結晶動力學過程、界面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同步輻射光源特色的研究成果。
這些成果中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個:(1)高效碳量子點助力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2)聚合物“縫補”鈣鈦礦晶粒實現高效穩定柔性太陽能電池;(3)鈣鈦礦半導體薄膜應用新發現:巨磁阻效應和杰出的室溫自旋傳輸長度。
同步輻射掠入射XRD和TRPL面掃描研究鈣鈦礦半導體薄膜結晶與缺陷
11月21日,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OFweek 2019(第十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暨光伏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上,徐保民在演講中指出,鈣鈦礦材料設計豐富多樣,性質可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過去10年間無論在效率提升和穩定性提高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步,產業化可期。
徐保民表示,柔性鈣鈦礦電池是目前常見電池所無法比擬的。開發出以簡單、可量產、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綠色的工藝技術來制備高效率高穩定的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其實現產業化的關鍵;卷對卷全印刷制備是實現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的最佳途徑之一。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