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截至到13日下午,官方發布數據為確診病例59900,而且此數據還在繼續攀升。
圖片來源:全國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
目前,已經有大量醫務工作者、交通、社區等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口罩是這些投入戰斗的人群以及所有民眾做好自身防護的盾牌,但目前國內口罩等防護物質的產能不能滿足需求,因此在當前口罩生產企業布局基礎上,有必要快速擴充產能。
2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日前成立專項工作組,強力推進醫療物資生產供應。相關中央企業正在加快轉產,生產防疫一線緊缺的口罩、醫用防護服以及口罩機和防護服壓條機等。截至2月11日,相關央企一次性醫用口罩日產量提升至79.4萬只,本月底將達到每天160萬只以上。
除了這些“國家隊”企業之外,OFweek了解到,目前多家有車企為了“抗疫”,也加入了造口罩的大軍中,這些企業的生產口罩資質如何?造出來的口罩靠譜嗎?會對外供應嗎?
抗疫!為何是車企跨界造口罩?
在這次疫情下,上汽打響了車企跨界的“第一槍”——最早開始著手組織生產口罩的車企。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對外發布消息,在得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后,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預計改建后的無塵車間將于2月內建成投入使用,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日產量預計可達170萬個以上。
隨后,比亞迪、廣汽集團等多家車企也接力開展口罩的生產工作。
2月8日,比亞迪官方對外公布,將調配資源生產口罩,預計口罩將在2月17日前后量產出貨,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只/天,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
來源:比亞迪提供
同日,廣汽集團對外發聲,正在研究打造用于生產口罩的設備和生產線方案打造口罩生產線。目前,廣汽已開始著手培訓相關人員,并派出多名員工赴東莞進行學習調研。
在看到一連串的車企跨界造口罩消息之后,有“杠精”就出來抬杠了:為何車企可以跨界造口罩?
質疑!“汽車牌”口罩敢戴嗎?
車企為助力“抗疫”,緊急協調技術、資源,在特殊階段“變身”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振奮人心,但還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汽車牌”口罩敢戴嗎?這些口罩是否符合醫療物資類的生產準入資質?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對于以上的問題,“杠精式”的回復:有本事你也可以造啊!夠膽你別戴!
但我們不能抬杠,我們要實際調研之后,告訴他們事實的真相。
回應!嚴格按照國標生產,優先供應戰“疫”前沿
首先,在目前疫情影響下,口罩缺口巨大,國家對于醫療物資類的生產準入資質會加急審批,企業方面也會對此積極籌備審批認證工作,也就是說,車企所生產的口罩都會嚴格按照當前標準來完成,否則無法通過審批。
其次,與其他企業相比,車企背后有硬件科技優勢。汽車的精密部件制造車間、涂裝車間等環境有著很高的無塵標準。其中,一些工作設備和流程與醫用口罩生產過程極為相似。涂裝車間的無塵環境和員工對無塵車間的操作流程的熟悉度都為跨界生產口罩提供了便利。
以OFweek熟知的比亞迪為例,其口罩生產由位于深圳寶龍工業園的第九事業部生產,除了傳統代工及汽車業務,第九事業部實際上還有醫療器械體系認證。這個工廠本身就為部分品牌代理生產醫療器械產品,因此口罩生產不是難題。
一位接近比亞迪的人士此前向OFweek表示,目前口罩的需求量非常大,生產線還在調試階段。計劃將于本月17號開始量產,最后到量產峰值的時候一天能達到500萬個的產能。
此外,該人士還表示,目前供給方向主要是以單位和企業為主,解決戰“疫”前沿(醫院、公交、出租、地鐵、銀行等)需求以及內部剛需,目前還不能接受外部訂單,有進一步消息比亞迪將及時對外公布。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