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5G、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并在制造業不同場景得以廣泛應用。以數字應用和智能裝備為代表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給制造業帶來了發展新動能,帶來了更多的商業機會。而增加制造業供應鏈的彈性,也成為了影響行業發展的頭等大事。
柔性制造作為現代化工業生產的一大方向,和工廠自動化的先進模式已為國際社會所公認,加快推進柔性制造也成為了多國的戰略目標之一。柔性制造的要義可歸為兩點:一點是指生產能力的柔性反應能力,也就是機器設備的小批量生產能力;另一點,是供應鏈的敏捷和精準的反應能力。而在當今的制造業體系中,供應鏈所占據的地位十分重要。
近日,IDC發布了《IDC FutureScape:全球制造業2020年預測——中國啟示》報告,為制造業企業、廠商提供市場發展方向和技術投資指導。該報告包括數字孿生、彈性供應鏈、數字應用單元、變更管理、資產體驗、自愈性資產、規?;ㄖ频葍热?。
據IDC預測,到2023年年底,50%的制造業供應鏈環節將投資于供應鏈彈性和人工智能,從而提高了15%的生產率。對于許多人而言,彈性供應鏈是一個新詞,增加制造供應鏈彈性聽起來爺相對陌生。下面,我們就來探析下制造業供應鏈的那些事兒。
目前,我國已是制造業大國,正朝著制造業強國的戰略目標大踏步邁進。發展規模日益壯大、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對外開放不斷加深等,已成為我國制造業向好發展的重要體現。在制造業取得多項成果之時,產業發展也面臨一系列難題,供應鏈服務體系的短板也顯現出來。
通常來講,制造業企業都是圍繞產品和服務進行市場競爭的,打通供應鏈體系尤為關鍵。如果供應鏈各環節各自孤立、相互隔絕,會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和較高的流通成本。增加供應鏈彈性、優化供應鏈體系,可以有效降低產品在設計、生產、組裝、配送和交付等各環節的運營成本,有效提升市場響應速度和運轉效率,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
那么,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增強制造業供應鏈彈性,優化供應鏈體系呢?
綜合來看,增強供應鏈彈性,離不開人員、技術、設備、平臺的支持、加快攻關前沿制造技術、積極運用智能裝備,也漸漸成為了一些制造業企業的主動選擇。拿區塊鏈來說,其在增加供應鏈彈性方面的技術價值正加快釋放。
在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中,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制造企業解決原料的公信問題。選擇原材料供應商時,通過構建基于互聯網的聯盟鏈,可以幫助企業追蹤原材料的產地和運輸路徑,檢測假冒偽劣原材料,確保運用優品質的原材料進行工業產品制造。
有專家指出,供應鏈向生態圈發展、供應鏈優化模式創新、加快應用自動化設備,將成為加強制造業供應鏈彈性的重要途徑。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可以說是實現智慧供應鏈、彈性供應鏈的重要一環。
近兩年,不少自動化設備廠商都紛紛加大了研發力度,產品創新速度不斷加快,產品功能日益豐富。協作機器人、AGV小車等,也能夠較好地滿足企業越來越多樣化的業務需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功能的不斷提升,制造業企業也更愿意去選購自動化設備,以此提升服務質量,賺取更為豐厚的利潤。
其實,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工業生產領域的應用,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將為社會帶來一場更全面、更深刻的變革,真正做到全渠道、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鏈接及各類基于此的智能硬件和智能應用。總體看來,這種供應鏈方面的變革主要體現在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數字化工廠、設備和用戶價值挖掘等方面。
美好制造業藍圖的繪就,需要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制造業企業等多方共同執筆。2020年,是新的一年,對于制造業發展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年。站在2020年的起點上,愿大家鼓足干勁,共同描繪制造業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