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國各行各業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5G基站建設和終端產品上市也不例外。據悉,當前因施工人員不足、建設單位不開放等原因,北京市5G基站建設無法施工。
因疫情影響及防御需要,除了多地醫療單位所需的5G基站建設進程相對穩定外,其他地區基于施工人員未能及時復工,多地封城封區,安裝工作被迫停擺。
可見基站部署需求放緩成必然,而其壓力傳導至上游供應鏈環節,目前5G基站涉及的眾多元器件廠商,在復工、備貨、訂單、運輸等多個環節存在不確定性,復產率依然很低,對整個產業鏈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
被迫放緩
去年11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我國5G建設的最新進展:自2019年6月份我國正式啟動5G商用以來,到年底全國共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
縱觀整個5G建設的歷程,在運營商和華為、中興等終端設備廠商的推動下,我國5G應用場景和終端手機品牌均實現新的突破。
彼時,華為率先提出已開始生產不含任何美國元器件的5G基站。“一石激起千層浪”,華為的自力更生,也帶動了國內供應商崛起的步伐。據了解,不論基站天線、PCB、射頻前端還是光模塊、光纖光纜等領域,國內供應商的比重持續擴大。
2020年本是5G基站全面鋪開的重要時刻。但因疫情的影響,目前防控疫情所需的5G宏基站的部署將處于階段性的增量,但整體的5G基站建設速度或不容樂觀。
據集微網此前了解,現在為防疫醫院配備的5G宏基站數量,并不屬于全國5G網絡建設計劃之內的,此次用于疫情防控的全國5G基站部署新增量至少按萬余計。當前是舉國上下全力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保障疫區及各省重點公共衛生機構的通信暢通。
反之,縱觀全國,因疫情沖擊,多地飽受施工人員不足、建設單位不開放等原因的困擾,5G基建工作難以開啟。近日,北京移動表示,北京5G基站暫無法施工,將在5G基站施工力量方面和設備廠家供貨方面進行調整。
“疫情的影響很直觀,北京基站施工暫停并非個例,現在中堅力量都在為疫情服務,多數基建人員也都是外地人員,無法及時復工是最大難題。而且,疫情導致的人員管控,多地封閉管理,施工單位無法施工,整體的基建工作必然滯后。”
無獨有偶,5G基建工作的放緩,向上傳導至上中游的元器件、設備等供貨鏈環節,其相關供應商的處境也可想而知。
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次疫情導致的不可抗影響,整個5G進程的延遲也是必然,這是全國性問題。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不論基地臺搭建,還是消費端成品上市,因疫情拐點未明,訂單交付的影響接近三成,加之客戶層面的諸多不確定性,訂單交付也遭遇連帶風險。
集微網了解到,目前華為的5G基站元器件廠商多為國內供應商,且涉及疫區中心的相關上市公司也不少,如華工科技、武漢凡谷、長飛光纖等,正處于尚未復工的階段,其影響也不容忽視。
影響幾何?
當前,我國的5G全產業鏈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生產落地能力。其中,來自武漢的華工科技、光迅科技、長飛光纖、武漢凡谷等,都是5G基站上游元器件重要的供應商。
據集微網了解,目前武漢地區的企業均未復工,按照政府規定的復工時間將在2月20日。在此期間,以上四家廠商已啟動遠程辦公,對公司物料、物流、倉儲發貨、產能籌措、訂單交付、現金流狀況等作出評估和進行逐步推進。
從疫情導致的延期復工的影響來看,短期內對5G基站建設的影響不可避免。
集微網了解到,作為5G基站的重要PCB供應商,在疫情的影響下,滬電股份的子公司黃石滬電從11日開始已經暫停生產一周,即將逐步復產。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滬電股份表示,子公司黃石滬士電子由于春節期間未停產,其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按照原規模維持生產。
從正常生產到暫停生產,滬電股份的這份決策,也透露了諸多無奈。誠然,當前的復工風險與企業的成本承受力也息息相關,諸如武漢的華工科技、武漢凡谷等,其工廠所在地均在武漢之外的二三級縣市,目前整個湖北省的復工時間持續后延到20日,加之其復工物資的缺乏、復工環境的保障和人員到崗等情況均不受保障,復工難度更大。
此外,目前大多數企業及時復工申請通過,其真正的復工率僅三成左右,2月底或達到七成。與此同時,當前整個5G產業鏈的節奏相互掣肘,復產率低是普遍難題。而疫情之下,今年5G產業整體進程也隨之放緩,疫情之后將會呈現反彈趨勢,5G商用引發的換機潮也將隨之而來。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