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IHS Markit此前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將從將會達到4480億美元,對比2019的市場增長幅度接近6%。當下沉的半導體行業遇上5G和人工智能剛有氣勢的苗頭,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給復蘇的跡象帶來了不確定性。疫情突發階段下,半導體產業鏈都還好么?
上游制造影響較小 產業特性決定
在產業上游的芯片制造領域,受疫情影響總體較小。
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廠臺積電表示,其廠區并未在疫情期間停滯生產,各地也會陸續全面復工。國內的晶圓廠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潤上華和長江存儲在內的多家企業都已經發表聲明,公司處于正常生產過程中,并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
這種現象與晶圓廠生產模式有關。通常晶圓廠的工作時間是全年運轉,多半工作在疫情爆發之前都已經安排好,并且晶圓制造廠工作環境采用無塵潔凈室,因此疫情并不會對晶圓廠造成很大的影響。并且,晶圓廠的物料供應鏈一般較為穩定,通常會囤積有三到六個月的庫存,就目前疫情發展狀況來說,除湖北意外的省份在4月之前全面復工至正常水平有較大可能,因此晶圓廠的影響相對可控。
下游封裝影響來自人員因素
對于產業下游的封裝廠來說,盡管其自動化程度較高、并且多半在線上進行封裝測試,但是仍然離不開現場對接,因此受疫情影響則要明顯一些。
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半導體在近日的財報會議上表示,即使采取延長工作時間等方式應對,仍不足以彌補勞動力短缺,日月光位于大陸工廠的開工率仍不理想。
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出在人員因疫情隔離不能及時復工加工上。第一、不同于晶圓廠的全年24小時生產,封裝廠將大量的訂單累計到年后包裝,而疫情將延誤絕大部分返工員工。第二、封裝流程需要多個廠房配合完成,單一屬性的廠房即便能解一時之急,也不能解決其他廠房的配合問題。因此很多廠房可能面臨負擔員工成本、訂單流失、供應鏈斷裂等情況。但是這種影響是可控的,在緊急調配和批量復工的方案下,封裝廠在短期時間雖然效率降低,但是仍是可以應對的。
短期芯片設計企業相對好過 系統應用公司急需反彈
對于芯片設計企業來說,影響相對較小。由于完成設計企業的芯片設計,用EDA工具和IP核,在計算機上進行設計,因此疫情期間部分設計企業員工在家辦公仍然可以解決問題,只需擔心部分設計環節需在實驗室進行測試才能完成的步驟將被延后。但對于整體的芯片設計流程來說影響較小。
此次疫情影響更多的還是系統應用的下游企業。據市場調研機構IDC預計,受疫情影響,一至二月的國內整體手機市場,將面臨同比約40%的大幅下滑。所以更多的消費電子廠商期待在疫情結束后的季度,進入快速反彈期。
好在疫情期間,對于紅外測溫儀的需求量急劇上漲,從而引發大量測溫芯片生產供應,帶動半導體部分領域取得一定發展,彌補了下游行業一定的劣勢。
總的來說,半導體產業鏈不必過于悲觀,正如多為專家預測那樣,隨著5G規模商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物聯網、云服務等需求增加,半導體行業將持續取得發展,疫情不會改變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行業長期價值不會有任何影響。反而,疫情后半導體產業鏈可能還會有一個小高峰,中國半導體乃至全球半導行業可能都會獲得一個不錯的增長。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