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涉及 5G 網絡、平臺、安全三個部分。其中網絡方向分為“5G+工業 互聯網”、標識解析、網絡化改造 3 項集成創新應用,這些大多數為通過 5G 網絡、標識(RFID 等)、網絡等賦能生產過程,以達到生產流水線監控、生產設備互聯互通及控制等。通過工業互 聯網試點項目的先行、示范引領,有助于總結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真正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 發展。
工業互聯網可實施性如何?5G 時代,通信廣連接、高速率、大帶寬、低延時等諸多優勢將會使 得可連接的機器數更多、相對數據容量更大的音/視頻信號傳輸完整性和速率更好、回饋控制生產 設備信號延時更短。因此伴隨 5G 商用時代的來臨,對于包括工業、能源、汽車等產業互聯網的 技術加持作用會更明顯,特別是體現在網絡化、智能化環節。OT 端工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 采集數據廣度和種類越來越多,每秒鐘產生的數據量也隨之爆發式增長,這使得通信負擔、IAAS 層存儲、計算壓力陡增,以一座 200 個高爐的鋼鐵廠為例,每座高爐有 2000 個數據點,數據采集頻率一分鐘一次,每座高爐 1 小時產生的數據大小約為 9MB,一個工廠一天產生的數據大小為 40GB,由于數據的傳輸堵塞和多維繁雜較容易使得工業互聯網較難實時做出決策,但邊緣計算 技術的快速發展將使得數據過濾、清洗和計算在靠近 OT 側的“本地”(電機驅動器、控制器、智能網關、邊緣服務器)就完成。
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可獲得性如何?工業互聯網實現的前提基礎是數字化,而生產數字化首先要做 到生產自動化。經過 5 年的發展,當前我國整體應該處于工業 2.0-2.5 階段,預計 2025 年可以達 到工業 2.5 水平,意味著至少有一大半頭部企業能夠實現自動化,各類工控元器件、傳感器的數 量將呈現大幅增加,OT 端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數據可獲得性將大幅提升,而并非像過去一樣為 了工業互聯網去安裝大量傳感器、控制器甚至大幅改造設備。反過來說,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會倒 逼工業制造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健康發展,通常來說,工業互聯網要求數據順利打通需 要使得不同部門在同一個架構下進行工作,工藝、設備、IT 等相關部門必須聯手共同推進甚至以 一個部門架構來推進,從而倒逼設備、工藝、IT 等生產架構更為合理和優化。
工業互聯網項目經濟性如何?目前根據我們調研,一條普通人力替代的自動化產線投資大致在幾 百萬到幾千萬不等,回本周期大約 2-3 年。而一個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項目則與產線自動化復雜 度有較大差距,往往涉及產線、通信、平臺、系統等更大范圍的系統集成,需要投入平臺、通 信、自動化產線、傳感等多維要素的軟硬件,因此投入金額至少在千萬以上級別,一般而言回本 周期大致需要 4-5 年。當前時點,在國家及各地政府補貼持續支持的大背景下,且相關軟硬件一 次性投入成本仍在繼續下降,因此我們認為工業互聯網經濟型將日益突出,參考近年來自動化產 線成本和需求情況,我們認為當回本周期降至 3 年之內,其吸引力將會呈現指數型爆發。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