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工程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六部印發《增材制造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立足國情、對接國際的增材制造新型標準體系基本建立。這無疑為疫情之后的3D打印企業打開了迎接春天的大門。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被譽為能夠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在個性化定制、復雜結構部件制備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正在對傳統制造工藝流程、工廠生產加工模式及整個制造業產業鏈產生重要影響。近幾年,我國增材制造發展迅猛,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應用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已經成為桌面級材料擠出設備的主要出口國。2019年,包括迅實科技、麥遞途、摩方材料等3D打印企業都獲得了千萬甚至過億的融資,這表明了我國增材制造企業的發展找準了方向,形勢大好。
但與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迅猛態勢相比,我國增材制造領域仍然存在標準缺失、國際標準跟蹤轉化滯后、市場主體參與國內國際標準化工作程度不高等問題。迫切需要系統謀劃和全面推進增材制造標準化工作,充分發揮標準對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的規制和引領作用。
此次計劃的印發,給國內3D打印企業帶來了幾重利好。
1. 行業標準化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行業標準化有利于淘汰落后技術和產能。目前國內3D打印企業眾多,良莠不齊。部分企業創新能力較低,產業鏈不完整,生存能力較弱。
2. 接軌國際標準,提升國內3D打印行業話語權。
中國增材標準化委員會接軌國際標準,并實現國際標準轉化率90%的目標,將提升國內3D打印行業話語權,使國內技術、專利等知識價值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事實上,國內的企業也一直在這么做。以去年拿下B輪融資過億元的浙江迅實科技為例。該公司去年分別參與了《生物3D打印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特殊要求》、《定制式增材制造(3D打?。┕强剖中g導板》、《基于3D打印技術與精準醫療修復的口腔種植外科導板》三項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
3. 吸引外資、風投進入國內市場。
政府和資金傾斜將給國內3D打印企業形成正向推力,吸引外資、風投進入國內市場,使中小型企業尤其是3D打印領域創業企業加速發展,快速成長為行業的領軍企業??萍夹推髽I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科研及專業人才的投入成本極高。同樣是迅實科技,面對疫情大多數企業寸步難行的時候,公司迎來了今年第一筆外資投資——香港一家美元基金向迅實科技投資261萬美元。這無疑為企業新一年的發展提供了新一輪動力。
4. 加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行業標準的確立將加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從高等職校到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培養一批增材專業技術工人和科研人才,促進3D打印行業規?;占?、加快技術和應用成熟。目前,國內高校開設增材制造專業的仍較少,企業人才需求和市場人才提供不匹配,企業專業型人才招工較難。這一直是阻礙國內3D打印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才體系建設,能為企業輸出大量人才,加強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總之,在廣大3D打印行業企業積極復工復產的情況下,這個消息算是一劑強心針,使迷茫中的國內3D打印企業重裝上陣,迎接新的機會和挑戰。同時,面對疫情,3D打印企業也在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疫情貢獻行業力量。
政策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企業發揮自主能動性同樣重要。3D打印企業呈現出上中下游分布。上游主要以生產3D打印材料為主,中游則是設備研發和制造,下游負責3D打印服務。要想獲得長期發展,在3D打印行業立于不敗之地,發展單一是不夠的,能提供從設備到材料再到定制化服務的公司發展才是完善的。迅實科技自成立以來,不光自主研發了供多領域使用的3D打印設備,還研發了對應的光敏樹脂材料。"術業有專攻",隨著近幾年數字化口腔技術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國內口腔診所開始使用3D打印設備。迅實科技迅速布局數字化口腔市場,大力發展3D打印設備在數字化口腔的應用。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抓緊完善內部產業鏈,才能面對風浪毫無畏懼,堅定走自己的發展路線。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