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基建”風頭正勁。“新基建”不是簡單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是與產業化應用配套推進的體系化存在,背后是產業的迭代與核心競爭力的重塑,關系到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的主動權,關乎全球核心價值鏈的未來分工地位。
近年來,青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成績不俗,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支撐能力日益增強。面對“新基建”這一新風口,青島沒有觀望,早謀劃,早下手。去年6月,青島就提出抓住新興產業投資機遇,加快發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可以說,在“新基建”這輪競賽中,青島已經“起跑”。
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基建”七大領域青島都有涉及,一些領域還擁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
5G——構建全國領先的“5G+”融合創新生態圈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青島對5G重視程度非同一般。5G要形成產業鏈,建基站是前提。目前,青島5G基站建設和網絡試點獲國家批復并全面展開,截至2019年年底,已經建成5G基站6000多個、占全省一半以上。
根據2019年10月18日發布的《青島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到2020年,青島將建成5G基站1.3萬個,實現城區重點區域5G信號連續覆蓋。到2022年,全市將建成5G基站3萬個,實現重點城鎮5G全覆蓋,提升用戶網絡感知體驗,打造針對各類業務場景的差異化定制網絡與智能服務能力。
在基站等5G硬件設施建設的基礎上,青島正依托5G精品網絡,以5G產業集群為主力軍,以5G產業賦能為主攻方向,攻堅“網用產研”四大目標、十大工程,聚力構建全國領先兼具青島特色的“5G+”融合創新生態圈。比如在“5G+高新視頻”領域,去年5月,青島就發布《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用4年時間,將青島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高地,目標產業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
青島在5G發展上取得了不錯的開局,在“新基建”這個風口上,機會很大。
特高壓——有需求、有潛力,也有行業好手
特高壓大大提升了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我國特高壓建設潛力依然龐大,目前已經規劃的各類特高壓項目大概在 50-60條之間。
2011年2月28日,±660千伏銀東直流輸電工程雙極投運。青島由此開啟了超高壓、智能化、清潔化電力發展新紀元。目前,青島形成了以青島發電廠和黃島發電廠為發電主力、新能源發電廣泛接入的電力供應格局,以±660千伏直流、500千伏交流輸電為主要走廊,以220千伏、110千伏輸電為主的網架結構。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科技的實踐應用,電網帶電作業、配電自動化和變配電站智能巡檢等先進技術不斷深化應用,青島電網的潛力很大。在這一輪“新基建”中,青島電網的升級也將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而且在這個領域,青島有不錯的企業。早在2000年,青島漢纜就從國外引進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500千伏立式交聯電纜生產線,并著手研發代表著當今電纜工業的最高技術水平的高端電纜。如今,青島漢纜產品出口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方鐵塔同時擁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以及廣播電視全系列生產許可證和輸電線路750千伏生產許可證,是國內能夠生產最高電壓等級1000千伏輸電線路鐵塔的企業之一。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青島面臨雙重機遇
高鐵是中國技術面向世界的名片,也是中國交通的大動脈。2019年,我國新建高速鐵路5474公里,累計運營里程突破3.5萬公里,約占全球高鐵網的七成。
青島的“高鐵機遇”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高速鐵路包括軌道交通的建設對經濟的強勁拉動。接入全國高鐵線網,青島凸顯鐵路樞紐新價值,迎來一波提速追趕的浪潮。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目前青島地鐵運營線路達到4條,通車里程超過170公里,躋身國內地鐵先進城市行列。根據遠期規劃,青島地鐵將實施“18448”工程,即規劃建設18條線路、400個站點、總投資4000億元、營運800公里,最終形成覆蓋城鄉的軌道交通線網。
青島的另一個“高鐵機遇”,則是隨著高速鐵路、軌道交通建設帶來的軌道交通裝備需求增長的機會。青島誕生了中國高鐵的多個第一,此前獲得國家鐵路局制造許可、具有高速動車組資質的生產廠家僅有四個,其中有兩個位于青島,一個是中車四方股份,另一個是四方龐巴迪。在市場占有率方面,青島占據了國內動車市場的半壁份額。
2019年5月23日,中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標志著中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落地倒計時已然可期。也意味著,青島已經站在了行業前端。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業基礎、硬件設施“雙輪驅動”
新能源汽車是引領未來的產業之一,充電樁則是新能源汽車的“加油站”。
青島目前新能源汽車建成產能近50萬輛,擁有一批新能源整車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很早就開始規劃建設充電樁。早在2016年,青島就出臺了《關于加快全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充電站200座、充電樁49000個,形成車樁相隨、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去年以來,青島對充電樁的規劃建設再度加碼。根據《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青島規劃了總投資350億元的充電配套基礎設施,計劃新建50000個充電樁、200座充電站、30座加氫站,努力形成產業發展與推廣應用的協調互動與良性循環。
除了需求端的巨大潛力和超前規劃外,青島在充電樁的供應端同樣有優勢。特來電是全國投建和運營充電樁數量最多的企業。青島地區由特來電建設的充電樁就有17000多個,其中快充終端6000余個,實現2公里公共快充服務圈。在主城區,1公里內就可以找到快充充電樁,實現緊急充電。這家“隱形冠軍”企業,為青島搶抓“新基建”的“充電樁機遇”提供了新的可能。
大數據中心——優勢得天獨厚
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于數據資源,因此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于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企業上云。
中國與國際互聯網海量數據的交換,主要通過一條連接中美的海底光纜實現。這條海底信息高速公路在中國大陸3個城市登陸,青島是其中之一。海底光纜登陸地、地質結構較為穩定,青島天然就是大數據中心。
近年來,青島大數據中心設施加快建設,三大電信運營商等一批互聯網數據中心在青島建設完成,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企業數據中心相繼落地,為打造“大數據集散服務中心、研發創新中心、應用引領中心和產業集聚高地”奠定了基礎。
根據《數字青島發展規劃(2019-2022年)》,到2022年末,青島將初步建成城市大數據中心和城市數據樞紐,大數據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基本形成促進數據資源共享、流通交易、開放開發的基礎設施、管理制度、人才隊伍、體制機制,在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等各領域形成一批模式創新、成效顯著的大數據示范應用,城市大數據資源匯集、共享、開放、應用、治理等水平和能力全國領先。
裝上“數據引擎”后,青島無論是產業發展,還是城市治理都將受益不淺。
人工智能——有國家“先導區”,有行業“共同體”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2019年以來,青島加快實施“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入加速上升期,站在了人工智能的“超級風口”。目前,青島人工智能骨干企業、重大項目加快集聚。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東軟載波、歌爾聲學、雙星集團、澳柯瑪股份等企業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商湯科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加快來青聚集合作發展,全市人工智能骨干企業近100家,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產業的“青島隊”。
2019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支持山東省創建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之后,全國第二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2019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會議上,華為、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海康威視等人工智能全球頭部企業,以及海爾、海信、歌爾等本土行業領軍企業聯合發起國內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宣言》。
青島的目標很遠大,那就是要為中國的人工智能應用開出一條路來,成為引領新時代人工智能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遠大的目標輔以科學的路徑和打法,青島人工智能前景可期。
工業互聯網——努力打造工業互聯網領軍城市
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礎設施和能力,我國已將其作為重要基礎設施。
工業互聯網先要有工業。青島擁有門類齊全、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制造企業,擁有1200多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有著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肥沃土壤。近年來,青島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海爾的互聯工廠、雙星的服務4.0生態圈和工業4.0生態圈、青啤的流程制造自動化生產線等已經耳熟能詳。
2019年,青島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堅持創新驅動、改革推動、融合帶動,力促高端制造業與人工智能融合共生,著力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今年3月5日,青島召開海爾集團發展規劃工作專題座談會,研究了《四年5000億,再造一個新海爾》發展規劃。這次座談會透露,青島將制定專項政策,鼓勵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青島拓展應用場景和深度,支持企業進行數字化“重生”,吸納全球的產業、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融入工業互聯網發展進程,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把青島打造成為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發展工業互聯網,青島有基礎、有路徑、有行動,機會很大。
青島看到了“新基建”對推動城市發展的重大作用,在今年1月公布的14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中,將新型基礎設施單獨列出一類,項目數量達20個,總投資632億元。只要善于發揮好這些優勢,抓住“新基建”這輪機遇,推動各個領域的長足發展,青島有望重新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實現城市能級的躍升。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