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數百億巨資收購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股份公司總計70%的股權,終于塵埃落定。
為何是庫卡?
作為全球最先進的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其余為ABB、安川和發那科),主要產品為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系統的庫卡公司,是德國工業4.0的引領企業之一,并在去年收購了瑞典優秀的自動化公司Swisslog(下稱“瑞士格”)。
從年報數據來看,庫卡在四大機器人公司中體量是最小的,這或許給美的收購庫卡也帶來了便利。2015年,庫卡營收32.88億美元(29.66億歐元),ABB高達355億美元,發那科60.81億美元,安川至今只發布了2014年的年度數據,收入為39.63億美元。
全球各地機器人使用情況
此外,庫卡29.65億歐元的年收入中,三大業務部門“機器人”占9.1億歐元、系統業務是14.72億歐元,Swisslog(下稱“瑞仕格”)占6.21億歐元。庫卡的EBIT(息稅前利潤)為1.36億歐元,其中機器人、系統及瑞仕格的利潤分別為1億歐元、1.15億歐元和虧損0.46億歐元。雖然去年一年的利潤率不高,但蘭帕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年報反映的是一年的短期數據。庫卡關心更長期的市場發展,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投入還會增加。”
關于美的,蘭帕還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了一個細節,“庫卡將幫助優化美的的組裝廠房和生產場地,改善美的倉儲物流系統。美的希望通過庫卡的技術,不僅更新其在中國的生產線,庫卡也望通過與美的合作大幅提高在華銷量,這看起來是雙贏的交易。”第一財經記者曾報道,目前美的自己的機器人使用就超過1000臺,自動化投資高達50億元。
然而,兩家公司的目標顯然不止于此。中國的工業制造技術相較德國仍有一定差距,“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雖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庫卡在德國等歐洲地區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物流配送體系、對工業流水線的深刻理解,都可以復制和引入國內,而美的作為家電制造業的領頭羊同樣可以從中獲益。
首先,美的與庫卡聯手后,美的可直接受益于庫卡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開拓。汽車領域可謂是對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廣泛的客戶之一,中國本地的汽車制造商也會加快、加大對自動化流水線的使用。不同行業對于工業機器人有著不同的要求,3C行業(如手機和計算機制造商)的產品周期非常短,每6個月左右就要改變他們現有的生產線,庫卡也需相應調整。而汽車行業的產品周期管理會更長,投資回報會更加穩定。
2015年,全球汽車廠商在自動化領域總計投入了約520億歐元的巨資,用于擴大和更新他們的工廠,與上年相比增長超過45%,原因之一是,汽車制造商在中美德都有著良好的銷售業績。美國占據了520億歐元中的近三分之一(135億歐元),其次是德國(120億歐元),墨西哥也高達49億歐元,中國排名同樣靠前,達到45億歐元。
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及預測
此外,普及中國的機器人使用率也是雙方合作的潛在原因。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報告就顯示,日德美市場中,每10000名工人中的機器人使用率達到211臺、161臺和89臺,中國只有17臺。作為全球第一大制造國,未來各個細分市場對機器人領域的需求不可限量。
第三,庫卡和美的的強強聯手,也有助于提高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內部的自動化水平、人才教育能力。
工業機器人是極為先進和精密的技術,其使用需要背后強大的工程師團隊和技術支持,中國在工程師培養、技術系統建設上有著很大的不足,這極大地阻礙了自動化在中國的進程。庫卡電子行業副總裁WolfgangSchiller就表示:“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在教育市場上,同時要完成對整個行業的培訓,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挑戰。”
庫卡與美的在股權合作之后,庫卡在國內的滲透也會更強,它可更深入地增強、提升中國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工程師的知識體系搭建、業務素養及研發能力,同時蘭帕也說“庫卡也在制造操作更簡單的應用型機器人,從而適應中國市場需求、中國現有業務人員對機器人的應用要求。”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