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專委會主辦的第一屆可再生能源并網技術與政策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以“新能源與電網協調發展”為主題,圍繞戰略與規劃、政策與機制、并網和消納、儲能及應用等議題,探討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與對策,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事業快速發展。本屆論壇邀請國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門領導、能源電力領域院士和資深專家就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技術等問題發表主旨演講。北極星電力網全程直播本屆論壇。
會上,華北電力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牛東曉主題分享《中國的綠色電力證書發展》。牛東曉主要從四方面進行闡述:1)電力綠證市場現狀;2)電力綠證市場內容;3)電力綠證市場問題;4)前景展望。牛東曉表示:“未來中國的電力綠證交易市場剛剛起步,使我們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對于研究工作來說,有著很多的研究課題和內容,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為國家電力能源發展做出貢獻。”
首先介紹了中國的電力發展,2015年以來,新電改在持續快速推進,開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化改革為統領,以結構優化為重點,較大地促進了電力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1)電力增長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萬億元,增長6.7%,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經濟運行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推動電力消費平穩增長。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5.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6.5億千瓦,同比增長8.2%,人均裝機和年人均用電量分別達到1.2千瓦、4281千瓦時,均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
(2)電源結構優化
2016年底,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全國總裝機的36.7%,較2015年提高1.7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3億千瓦、1.5億千瓦、0.8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
2016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2.7%,占全年發電量的29.4%,較2015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煤電投資同比下降4.7%,煤電凈增裝機較2015年減少1154萬千瓦,煤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5.3%,增速較2015年下降近2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占年發電量的65%,較2015年下降2.5個百分點。
電力綠證市場現狀
配額制和綠色證書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解決國家新能源巨額補貼困難,已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促進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且符合市場化原則的長效機制。
可再生能源配額制:通過立法為可再生能源強制設定一定的市場需求空間,實現發展目標。
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強制要求可再生能源發電必須達到規定的數量和比例。
電力綠色證書:是一種可以兌換為貨幣的憑證,可以進行自由交易,交易過程代表了可再生能源電量的流轉。為履行配額提供了靈活機制。
綠色電力市場:綠色電力的生產和買賣市場。
國際現狀: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考核制度及配套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機制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扶持政策,目前英國、澳大利亞、瑞典、挪威、意大利、日本、韓國和印度等20多個國家以及美國29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等均實施了配額制考核。
國外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體系主要以電力市場為基礎,對參與市場競爭的電力供應商提出約束性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要求,并通過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實現配額指標的流轉,可再生能源電力除了通過電力銷售獲得電價收入,還可以通過綠色證書交易獲得額外收入。承擔購買配額的主體,有的是售電企業(如美國大部分州、英國),有的是發電企業(如韓國、印度)。
牛東曉表示:“未來中國的電力綠證交易市場剛剛起步,使我們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對于研究工作來說,有著很多的研究課題和內容,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為國家電力能源發展做出貢獻。”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