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建筑大學正在加速建造4600平方米的疫情防控隔離區。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驗著山東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攻關能力。疫情發生以來,山東迅速動員精銳力量開展抗擊疫情科研攻關,目前已在流行病學研究、病毒快速檢測、抗菌防霉口罩研發、在線采集監測疫情、隔離區建設等方面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為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
有機器人自遠方來
助一線醫護隨訪問診
3月5日,黃岡浠水縣人民醫院迎來兩位從上海遠道而來的新戰友:智能會診及配送機器人。這是由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院(C-FAIR)牽頭攻關研發的適用于抗疫需求的機器人。山東省腫瘤醫院駐浠水醫療隊隊長王倩給兩位新戰友取名“小浠”和“小魯”,目前已對它們完成調試并投入使用。
別看“智能會診及配送機器人”身量嬌小,它卻能替代醫護人員到隔離區病床前對病人完成問診、隨訪、物資配送等工作,而醫護人員只需在電腦前操控就可以了,既減少了病毒傳播機會,也減輕了醫務人員工作壓力??紤]到實際需要,山東醫療隊還對“小浠”和“小魯”進行了量身改造,強化其配送載重功能,最高可承重5公斤。而兩款機器人的“表現”,也贏得了一線醫務人員的點贊。
原來,在疫情暴發之初,立足“人工智能+醫療”部署科技防疫工作,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國際聯合研究院便與山東省腫瘤醫院有關專家,探討以人工智能助力科學防疫的可行性方案及具體操作方法,并會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濟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以C-FAIR醫工交叉研發平臺為支撐開展技術攻關,緊急研發了適用于抗疫需求的兩款機器人。
學校3萬師生開學后
可憑疫情安全卡入校
2月7日,教育部要求全面摸清、準確掌握學生所在地區、健康狀況等信息。支持高校針對疫情防控的關鍵科技問題加快研究,盡快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控中。當天凌晨,山財大區塊鏈金融重點實驗室歷經2天2夜的緊急攻關,“區塊鏈疫情采集監測系統”就在萬眾期待中上線了。巧合的是,“區塊鏈疫情采集監測系統”的及時上線,恰到好處地符合了教育部要求。
如此“高大上”的系統,具體到山財大3萬多名師生的實際操作中,只需每天通過任一電腦或手機登錄,使用簡單方便,在每日12點前全員登錄、真實填報,以確保能按時網絡“打卡”。采集到師生的動態信息后,學校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即可通過可視化監測大屏幕,全面實時掌握師生假期動向及身體狀況。
不僅如此,山財大還采用螞蟻區塊鏈自主開發的疫情安全信息卡,包含了山東健康通行卡的指標信息,能一次提供14天的可視化健康記錄,能夠解決師生返校前需隔離14天的時間難題。山東財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韓慧健告訴記者,師生進學校門口的時候,就可以憑借疫情安全卡,來證明自己是不是健康安全。
鑒別疫魔的“照妖鏡”
即滴即測3分鐘出結果
病因明確之后,快速準確的病毒檢測成為臨床救治的關鍵。自2月初至今,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對接市科技局等有關部門開展科研攻關,短短一個多月就在早期篩查、臨床診斷、重癥預警、病毒采樣、核酸檢測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并推出16項“硬核”科研產品,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其中,“新型冠狀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是我省第一個國家法定機構檢定合格的產品。
山東多所高校也同步開展了病毒檢測的科研攻關。2月20日下午,魯東大學青年博士團隊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第一批臨床測試結束。團隊成員朱洪偉介紹,“這種檢測方法簡便、快速,不需要大型儀器和專業人員培訓,只需水浴裝置達到60℃,可對血液、唾液、痰液、病毒空氣等樣本檢測,20分鐘內僅需肉眼通過試劑顏色比對便可確認。”
魯東大學成功研制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資料片)
試劑盒效果得到了測試醫院的肯定,據介紹,能有效避免漏檢,精準發現各期感染者。團隊負責人、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張興曉介紹,“疫情流行期敏感場所空氣中病毒含量的監測與消毒,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倍谡n題組進行科研攻關的背后,則是團隊成員擔負的巨大壓力以及無數個不眠的夜晚。
魯東大學研發試劑盒的案例,只是山東諸多高校進行科研攻關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自2月初,臨沂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等高校就發揮了科教融合優勢,圍繞新冠肺炎的檢測預防展開科研攻關。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為例,學校經過20天應急攻關,重磅推出了四大防控新品。其中,就包含鑒別疫魔的“照妖鏡”——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紙。該快檢試紙無需借助任何設備,可實現即滴即測,3分鐘左右顯示結果,肉眼即可直觀判斷是否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非常適合家庭使用”。
“青島造”海藻纖維口罩
成果研發用了15年
隨著疫情發展,湖北等地出現口罩緊缺的困難局面?;诤T謇w維超強的抗菌防霉作用,自大年初六開始,在位于青島城陽區的青島源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海藻纖維生產車間內,一包包海藻纖維正在等待向外發貨。已有山東、江蘇、陜西等地的多家口罩生產企業,生產出約200萬個KN95海藻纖維醫用口罩發往包括湖北在內的多個省市。
與人們常見的口罩不同,該海藻纖維醫用口罩基于青島大學海洋纖維新材料研究院院長夏延致的研究成果,將海藻制成海藻纖維。海藻纖維具有親膚抗敏的功效,舒適度接近羊絨,所以用作口罩里層,既抗菌又舒服?!捌鋵嵨覀冞@項技術由來已久了?!毕难又陆榻B,經過15年的研發,由他帶領的幾十位教授、工程師共同完成,并取得近50項國內外發明專利的科研成果。
高校發揮專長
建全省最大高校隔離區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開學大考,山東建筑大學正加速建造超4600平方米的疫情防控隔離區——裝有整體衛浴、空調、課桌、無線網的162個寬敞舒適的隔離單人間。
對山東建筑大學來說,建隔離區是不是輕而易舉?該?;ㄌ幐碧庨L張萍肯定了這一說法,“從專業上來說,山東建筑大學在建造方面并不感到陌生。疫情防控隔離區內的建筑均為裝配式,使用鋼結構。大量現場作業在工廠完成,工廠加工好建筑構件后,再運送到學校安裝,節省時間,也能減少施工污染。”
4600平方米的隔離區不算小,為什么要準備162個單間?疫情結束后,如何將這一建筑的利用價值最大化?“我們的房間數是根據湖北一線的150余個學生準備的,此外也會考慮到一旦其他學生有發燒、咳嗽等突發狀況,也能做到及時隔離。”張萍介紹,今后隔離區還能在學校隔離防控普通傳染病中發揮作用,同時還會用作學生的專業實踐基地。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