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目前有行政村52.6萬個、自然村261.7萬個,村鎮戶籍總人口9.58億,村莊7.63億,占村鎮總人口的79.67%,農村每年污水產量83.51億~125.26億m3,生活垃圾產量3億噸左右,地膜使用量146.8萬噸,農藥使用量175.4萬噸,化肥施用量6005萬噸,僅20%的行政村對生活污水進行了處理,65%的行政村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進入地勢低洼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水體或滲入地下水,超出水體自凈能力,導致水體富營養化、黑臭水體等水環境污染問題。農村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垃圾滲濾液、有害物質侵入水環境,直接污染河流或地下水。過量的使用化肥、農藥,不僅會導致農作物減產,而且破壞了土壤結構,減弱土地肥力,同時,還會嚴重污染水源與大氣環境。
現代田園模式的優勢
鄉村環境關乎國家食物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習總書記號召廣大農村來一場“廁所革命”,其目的是要讓農民也像城里人一樣擁有現代化的生活衛生條件。但“廁所革命”絕不是把旱廁改成水廁那么簡單。眾所周知,西方人發明的水沖廁所需要使用大量的清潔水沖廁和輸送糞尿。為了讓污水遠離家庭和社區,就要修建昂貴的下水道;為了減少污水直排對河流水體的污染,就需要進行復雜的污水處理。而科學發展至今,污水處理所面臨的技術難題,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可持續發展的困境,都沒有找到令人滿意的解決辦法。
針對水沖廁所-重力管道排水-末端處理構建的常規衛生模式在環境治理中日益凸顯的弊端,一些學者提出了“面向資源化的衛生理念”、“可持續衛生理念”和“生態衛生”等概念,其核心在于對廢水進行源頭分離或管理,即將廁所糞尿廢水、廚房濃集型廢水等家庭廢水與其他洗滌廢水廢水分離,促進廢水中能源與資源回收利用。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負壓源分離-資源化的現代田園循環模式,要用中國的辦法來解決“廁所革命”的難題,前期的研究成果已經證明了該模式技術的可靠性、經濟的可行性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
現代田園循環模式
“高效低成本”的鄉村洗滌廢水處置模式探索
在現代田園循環模式中,利用抽吸排水技術收集的廁所和廚余廢水經資源化處置,用于生態農業,進行田園循環。源分離后的生活洗滌廢水(洗衣水、洗面盆水、洗澡水、廚房漂洗水、雜排水)收集、處理、排放系統的構建是現代田園循環模式必不可少的環節。為滿足現代田園循環模式的需求,洗滌廢水收集、處理、排放系統構建原則應該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滿足工程建設經濟性原則,這是降低洗滌廢水管道收集、技術處理、管道排放成本的關鍵,也是實現系統高效率、低成本和低能耗的必然選擇;二是生態環境可持續原則,研發洗滌廢水生態處理與排放技術,這是充分利用鄉村具有較為富余的環境容量的優勢;三是滿足人居環境的舒適性原則,這是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
但目前,一方面國內關于鄉村源分離后洗滌廢水特征尚未見文獻報道,國外已有研究集中在除廁所黑水之外的洗滌廢水或者除廁所黑水和廚房廢水之外的灰水特征的研究,并未對除廁所黑水與廚房濃集型之外的廚房漂洗水、洗衣水、洗面盆水、洗浴水、雜排水洗滌廢水特征進行研究;另一方面國內關于鄉村源分離后洗滌廢水收集、處理、排放系統的研究基本沒有涉及,國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環境下,洗滌廢水的處理與回用,如機場、辦公大樓、學生宿舍等,尚未發現在研究洗滌廢水污染物在環境中衰減規律的基礎上,對洗滌廢水排放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鄉村洗滌廢水排水進行系統性設計的文獻報道。因此,構建基于環境影響評價的鄉村源分離后洗滌廢水的排水系統,對于指導鄉村分戶洗滌廢水排水是十分必要的。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