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協助上海工廠的汽車零部件運輸,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在鏈上一次完成貫穿零部件運輸的操作流程,實現進口放貨全流程無紙化。
這一試點項目是由特斯拉與貨運管理技術公司貨訊通(CargoSmart)、中遠海運、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G)共同完成。貨訊通表示“這是通過區塊鏈與終端運營商進行實時貨運數據交換”。
貨訊通在其發布內容中描述了試驗計劃:在2019年12月的試點期間,中遠集團和SIPG通過區塊鏈平臺使特斯拉簡化了貨物(零部件)流通流程并加快了貨物提取速度。該平臺可使SIPG查看中遠海運提單數據的來源,以更快為收貨人(特斯拉)及運輸代理商準備交貨訂單。2020年3月下旬,貨訊通增加了顯示預約日期、放行碼頭等以便托運人(特斯拉)能夠更好地查看貨物。
區塊鏈被英國財經雜志《經濟學人》稱贊為“信任的機器”。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去中心化”和“上鏈信息不可篡改”的特點,可以幫助汽車產業鏈做數據管理與交易執行。
寶馬利用區塊鏈追蹤行程和維修歷史;保時捷采用區塊鏈技術讓車門解鎖速度更快;比亞迪與唯鏈合作建立碳積分生態;博世(Bosch)推出虛擬智能鑰匙PerfectlyKeyless,就可以用手機APP生成一次性數字鑰匙。
區塊鏈的特質,使得車企迫切希望用區塊鏈來打通汽車全產業鏈大數據,發掘數據價值。但區塊鏈技術尚不成熟。
“區塊鏈目前仍無法使各業務生態實現數字化業務變革,并且至少在2028年之前無法做到這一點”,Gartner分析師兼研究副總裁AvivahLitan表示,到2028年,區塊鏈技術和運營才能實現全面擴展。
區塊鏈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據中國汽車報報道,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曾表示,區塊鏈可以解決傳統金融過度中心化帶來的潛在風險。但技術畢竟只是技術,無法應對人類社會的復雜性,對已經適應這種復雜性的傳統模式和業態,區塊鏈暫時只能實現優化改進的功能。
特斯拉Model S車主用后備箱搭建的比特幣采礦設備 來源:Michael Pearson
此前一位Model S車主曾在其車內搭建了一個比特幣采礦設備,利用特斯拉的Supercharger網絡為其設備供電。兩年前,特斯拉的云端也曾被黑客襲擊“劫持”,用以挖掘加密貨幣。通過區塊鏈來實現貨運全流程無紙化仍是一個短期無法實現的長遠目標,不過任何前沿技術的探索都應該得到鼓勵與支持。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