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2020年6月11日——隨著工業4.0進程加速,智能制造在國家戰略的地位持續攀升, 而“新基建”的加速落地,更加快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不過,盡管企業已經普遍認識到其重要性,但數字化轉型之路并不總是一帆風順。
國際數據公司IDC 4月份發布的白皮書顯示,雖然75%的企業已經開始數字化轉型,但只有25%的企業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不敢轉、不會轉、不能轉”仍然阻礙企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對此,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陳蔚蔚給出建議:“數字化轉型不會一蹴而就,企業可以利用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服務,在生產運營、資產管理以及能效管理等方面提升業務韌性和效率,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保障。”
數字化轉型,保障業務連續性是關鍵
在當前相互依存、關聯的世界,任何突發事件都可能對企業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在企業端,除去自然災害和災難性事件,內部的一些改變也可能造成嚴重后果。但數字化進程中變革不可避免,而這勢必會讓企業產生不良反應,讓轉型受阻。在此背景下,利用數字化手段增強業務韌性,強化變革管理,借助服務來保障業務連續性成為必選。“當意外、改變發生時,企業可以憑借數字化平臺具備的先進分析和遠程連接能力,主動增強業務連續性和可行性。”陳蔚蔚說道,“這已經成為領導企業推動業務創新、提升業務敏捷性、簡化運營流程來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作為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幾十年來始終致力于數字化轉型升級。得益于不斷擴展、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案例累積,施耐德電氣服務業務正迅速成長,不斷幫助客戶提高設施運營的效率和彈性,降低運營風險,實現包括降低運營成本、資本支出在內的諸多成果。
專業服務,為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通過對以往案例的分析和歸納,施耐德電氣服務業務將企業數字化轉型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借助一些簡單工具使一切互聯互通,使數據可視化;
· 第二階段,通過數字化體系對數據進行分析,改善業務流程,確保后續結果的可視化;
· 第三階段,在數字化體系下,針對客戶的流程整改或人員調整時,要深入到客戶內部,做到能效和運營流程的優化。
這一系列洞察對陷入轉型困境的企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如數字化轉型中,企業在解決實現運營創新和維護現有基礎設施雙重挑戰時,往往會因過多關注IT領域挑戰以至于分散對于核心業務的關注,從而引發問題。此時,若一家能夠給出企業數字化轉型全景圖、清晰轉型路徑,幫助企業看清自身定位的專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則愈發重要。IDC調研數據也認為,第三方的服務機構能夠助力企業在轉型之旅中把握正確方向,能夠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指導、審慎的方法以及案例經驗,從而降低企業作出有損長期利益的不明智決策的風險。
借力“服務”,暢游數字化轉型新藍海
與資源浪費相比,企業數字化轉型一旦陷入困境,更致命的是失去市場競爭力。當前,服務不再是面向具體的產品維修和保養,而是從客戶的痛點出發,形成全景圖的分析,并借助數字化手段來給出解決方案。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變的更加智能、更具預見性和規范性,其重要性正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業務中得到體現。在此背景下,成功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無疑能夠搶灘登陸,率先獲益。而企業管理者只有盡快轉變思維,借力 “服務”,才能讓自己的數字化轉型更加順利。
如何利用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服務,在生產運營、資產管理以及能效管理等方面提升業務韌性和效率,而當意外、改變發生時,企業又能夠保持業務連續性和可行性。6月17日,陳蔚蔚將攜手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吳曉波、申鐵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平和金茂(上海)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文明做客第一財經“云上會”,從不同視角探尋服務的力量,探討企業如何借助專業的服務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關于施耐德電氣
在施耐德電氣,我們相信,獲取能源并利用數字技術是人們的基本權力,我們賦能所有人對能源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并確保每一個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盡享Life Is On。
我們提供能源與自動化數字解決方案,以實現高效和可持續。我們將世界領先的能源技術、自動化技術、軟件及服務融合于整體解決方案之中,服務于家居、樓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工業市場。
我們致力于打造有意義、包容和賦能的企業價值觀,并承諾讓這個開放的,全球化的,創新的生態圈釋放無限可能。
www.se.com/cn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