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中醫藥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市場的重新認可,行業迎來發展的契機。與此同時,中藥材和中成藥出口大幅增長。海關總署公布的一季度中國外貿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量接近3.3萬噸,同比增長10.3%;出口金額18.8億元,同比增長3.2%。
隨著大健康戰略的推進,以及人們老齡化加劇,健康保健意識增強,消費水平升級。傳統中藥產業還面臨著擴大產能和技術升級的需求。而智能制造將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以某藥企的全自動數字化中藥提取車間項目為例,該項目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起產供銷一體化管控體系,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產品質量數字化追溯。據該藥企車間的工作人員描述,投料之后,工作人員只需要設置溫度、時間、水量、壓力等參數,并且實時觀測就可以。目前該車間可實現年加工藥材3700噸,實現成品產值30億元左右。
另外,與原有生產車間相比,智能化車間產能提升了10倍,產品生產周期及能源消耗均有所縮短或降低,關鍵生產工序數控化率達95%,實現了大幅提高產能、提升質量、降低成本并提升中藥提取生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效果。
近年來,不少藥企都在計劃或推進中藥提取建設項目。例如,仁和藥業近日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投資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和中藥前處理及提取項目。其中針對中藥前處理及提取項目建設,公司認為有利于公司提升中藥前處理以及提取效率,提升公司環保屬性。
永太科技年報披露,永太手心年產4340噸原料藥和6億粒中藥提取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公司近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永太手心年產4340噸原料藥和6億粒中藥提取建設項目目前正在穩步推進,公司將盡快推進該項目的投產。
以嶺藥業于2019年11月15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資子公司投資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化項目的議案》。項目總投資估算50.34億元。其中建設投資48.32億元。項目建設期3年,建設投資計劃在建設期內投入,投入比例為第一年40%,第二年40%,第三年20%。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57.70億元,凈利潤約26.90億元,投資回收期約4.96年。
公司表示,本項目建設是出于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性考慮,符合公司做大做強主營業務的發展戰略,既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中藥、健康產業生產基地的戰略布局,擴大中藥片劑、中藥飲片、保健品產能,又可為公司未來發展中藥配方顆粒、中藥提取物業務做好產能儲備,從而達到優化公司產品結構的目的,對于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認為,中藥產業的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助推傳統中藥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效能和質量,還能傳承中醫藥的良好價值,助力中藥走向國際舞臺。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