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中國正在開啟一個令人振奮的線上線下融合的醫療新時代。日前,13部門發文鼓勵推進互聯網醫療發展,或許又將讓轉型升級且羽翼漸豐的該行業迎來全新契機。
7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表示將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以互聯網優化就醫體驗,打造健康消費新生態。
其中提到,將進一步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線上預約檢查檢驗。探索檢查結果、線上處方信息等互認制度,探索建立健全患者引導的醫療數據共享方式和制度。探索完善線上醫療糾紛處理辦法。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規范推廣慢性病互聯網復診、遠程醫療、互聯網健康咨詢等模式。支持平臺在就醫、健康管理、養老養生等領域協同發展,培養健康消費習慣。
實際上,近年來醫療數字化已成趨勢。尤其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國家開始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醫療產業發展,年初至今,除了此份意見外,已接連發布多條重磅政策。
例如,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兩件事情:互聯網診療納入醫保;電子處方享受醫保支付待遇。《意見》明確對符合要求為參保人提供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復診服務的互聯網醫院,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診療費和藥費醫保負擔的費用將在線結算,參保人負擔自付部分即可。
3月5日,《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公布,文件提到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到2030年,要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總的來說,在國家利好政策的頒布及實際需求的推動下,互聯網醫療行業正快速發展,同時也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
但值得注意的是,醫療向互聯網遷移的腳步相比其它很多行業還是緩慢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但它的普及,對于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的價值又是確實可見的。相信隨著國家的支持與鼓勵,如將醫保納入互聯網醫療的范疇等作用下,未來互聯網醫療必將迎來發展的風口。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