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共同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3D人工眼球。經過測試,其功能要優于現有的仿生眼,甚至部分性能超越人眼。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Nature雜志,題目“Abiomimetic eye with a hemispherical perovskite nanowire array retina”。
研究人員將納米光電傳感器元件陣列集成到和人眼尺寸相當的由鋁和鎢制成的仿人類視網膜的半球形膜中,通過密封在軟膠管中液態金屬(共晶鎵-銦合金)制成的細軟電線,將人工視網膜上的信號傳輸到外部電路進行信號處理。該3D人工仿生眼擁有100°的廣闊視野,并具備超越人眼的高成像分辨率和響應率。這種仿生眼技術除了能夠協助人們提高視力外還可被用于制作其他仿生光敏器材,目前正計劃進行相關動物和臨床試驗。
雖然該人工眼球的整體性能較以往同類設備有了較大提升。但昂貴的制備成本,有限的使用壽命,較低的信號輸出分辨率以及作為假眼移植時如何與視神經進行有效連接等諸多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解決。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