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系。
據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介紹,巴鐵1號試驗車為一節車廂,車長22米,寬7.8米,高4.8米,額定載客數為300人。車廂內有55個座位,乘客區設有20根豎立扶手,滿足高峰時段不同身高站立乘客的需求。
“巴鐵”最近火了一段時間,尤其是8月2日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展開首次測試后,轟動了國內外媒體。不過,人民日報社下屬的《環球時報》卻指該項目類似“e租寶”的融資平臺,存在涉及非法集資的現象。并曝出“巴鐵”的總設計師宋有洲只有小學文化水平。
巴鐵遭負面報道籠罩
“巴鐵”技術遭質疑
對于8月2日的測試,《環球時報》表示“就是游樂場的水平”,車內沒有任何新的科技,就是生搭出來的一個模型車,而且甚至連輪子和軌道都沒有。
“巴鐵”曾經在宣傳材料中宣稱項目得到了“上海交大汽車研究院”可行性認證。對于這一點,該研究院院長殷承良在接受《南方周末》2010年的采訪時否認自己和宋有洲有任何接洽。該研究院的副院長和兩名教授在同一篇報道中表示他們對設計進行了分析,但屬于個人行為。根據評估,教授們認為設計“基本可行”,但評估報告“并不是很完善”。
涉險非法集資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巴鐵公司注冊于2015年12月,注冊地北京市東城區,注冊資本1億元,兩位自然人股東為朱紅斌和白丹青。公開資料顯示,巴鐵公司董事長為白丹青,而他也是“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環球時報》援引曾經在華贏凱來工作的網民表示,華贏凱來隨時都會成為下一個“e租寶”。
據報道,華贏凱來的關聯方“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今年6月為巴鐵項目的后續工程招募施工方,不過施工方須先成為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的會員,支付300萬到800萬元不等的加盟費。
這個需要繳納數百萬會費的“社團”,在今年4月,被民政部認定為了是一個“山寨社團”。
而據調查,“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公司”也是白丹青控制的公司。至此,該項目的借款方(巴鐵科技)、擔保方(中建聯)、服務方(華贏凱來)同為白丹青投資的公司,專業人士稱此為自融行為,涉嫌非法集資。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