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藥監局發布《廣東省醫療器械注冊人試點品種清單》,在品種清單中的第61項,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作為申請注冊人,申請了醫療器械--腕部單導心電采集器(VID-B99)。這意味著,目前華為通過廣東省注冊人試點,已經拿到了注冊證,進入醫療器械領域已經成為事實。
華為加大醫療器械領域布局
據查詢,該產品注冊編號為粵械注冊20202071705,注冊人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產品管理類為第2類,適用的范圍或預期用途:供成人腕部單導心電數據的采集用。
其實,作為國內科技企業的代表,華為早已開始在醫療領域布局。據天眼查信息,由華為終端(深圳)有限公司實際控股的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在2019年3月21日就變更了公司經營范圍,新增了醫療器械(第2類醫療器械)銷售等業務。
變更之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為開發、生產、銷售:通信及電子產品、計算機、衛星 電視接收天線、高頻頭及前述產品的配套產品,并提供技術咨詢和售后服務;銷售:醫療器械(第2類醫療器械)等。
2019年11月末,華為旗下全資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深思考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經營業務也發生變更,新增銷售醫療器械I、II類、計算機、軟件及復制設備。
目前,華為除了醫械領域,在數字醫院、區域衛生信息化、分級診療等領域也都有不同布局。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華為不斷在醫療領域跑馬圈地,未來在醫療器械領域,其或許也將研發生產出國產器械的代表作。
知名企業紛紛入局醫械行業
實際上,隨著我國分級診療政策的推進,基層醫療機構的床位數和診療人次的持續增長,基層醫療器械需求正不斷增加。數據顯示,中國醫療器械整體市場規模已由2014年的2556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304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屬于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黃金期,預計到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9000億元。
在巨大的需求背景下,眾多知名企業也像華為一樣正紛紛入局醫械行業。如2019年2月11日,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就變更了經營范圍,增加了銷售醫療器械二類、三類業務,并于3月19日投資東軟醫療。百度此番進軍醫療器械行業的動作可謂勢不可擋,結合百度的AI產業布局,進軍醫療行業更是一次更加深遠的戰略規劃。
同日,國藥控股也發布公告稱,將擴充公司經營范圍,加碼醫療器械行業。其實早在2018年的9月,國藥控股就以51.08億元購入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持有的中國科學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器材)60%股權,標的整體估值為85.13億元。
2019年4月,根據天眼查的信息顯示,萬達集團旗下的一家投資基金公司,也投資了4000萬元給新三板醫療器械公司。這意味著萬達,也已經正式進軍醫療器械行業。
當然,除此之外聯想、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以及復星醫藥等知名企業也均在醫藥器械領域有所動作。業內預計,未來隨著醫療器械市場的不斷擴大,還將有更多企業入局該領域。但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一場市場大戰也將在所難免。
總的來說,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醫療器械行業的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醫療設備將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并實現從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進口替代的愿景。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