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上市藥企Q3報已基本披露完畢,從整體來看,前三季度,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收入端增速4.62%,歸母凈利潤增速25.39%,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24.80%。其中2020Q3,收入端增速為13.48%,歸母凈利潤增速48.31%,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56.86%,三季度業績實現加速增長。
具體來看,在疫情影響下,醫藥生物細分領域部分企業還是迎來了業績的高增長。其中,各子行業中前三季度收入端增長較快的行業是藥店板塊,收入端增速24.88%,歸母凈利潤增速35.57%。其中2020Q3,收入端增速為26.24%,歸母凈利潤增速41.83%。
其次是生物制品,收入端增速12.15%,歸母凈利潤增速21.08%。其中2020Q3,收入端增速為24.12%,歸母凈利潤增速41.96%。但有增就有減,中藥與化學制劑兩個板塊的收入增速均呈負增長。不過,在Q3,化學制劑增速收入端增速已回正,為4.15%,歸母凈利潤增速0.63%。
從以上數據綜合來看,2020醫藥行業營收正不斷向好發展,相關企業營業收入也將持續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2019與2020“營收前十”或將會有所變動。目前,從前三季度來看,2020“營收前十”與2019年比還是有了一定變化,如中國醫藥、國藥股份跌出前10后,國藥股份與瑞康醫藥分別憑借327億、269億新上榜;除此之外,海王生物憑借307億的營收也從第九名上升到了第七名。
從以上除了可以看出醫藥行業發展較為穩定外,也能看出疫情期間中國醫藥依靠其強大的國際營銷體系,從而帶動了相關公司業績的大幅上漲。事實上,2020年“營收前十”的藥企普遍收入較去年都有一定的上漲。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醫藥行業長期邏輯不會有變化,但醫藥行業細分領域眾多,未來隨著國內技術能力提升,國產化進程加速,更多細分領域值得關注。如醫療器械子行業機會更多,可以重點關注骨科中的人工關節;口腔科耗材中的種植牙、口腔修復膜、隱形正畸材料;眼科耗材中人工晶體、角膜塑形鏡;心外科耗材中的人工瓣膜等。
總的來說,隨著政策不斷調整,醫藥行業洗牌將持續加速。短期來看,雖然產品價格可能面臨一定沖擊,但進口替代仍有望為企業帶來以價換量的紅利;而長期來看,擁有自主創新能力、業務多元化布局,或是單一產品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在差異化競爭中具有明顯優勢的國產龍頭企業將更有望在行業洗牌中受益。
除此之外,基于人口、經濟增長階段及內外環境,業內建議投資者未來可以重點關注三個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股價經過調整估值相對合理的流感、肺炎疫苗標的;二是三季報業績表現突出的原料藥;三是疫情后受益于醫院診療服務恢復的板塊,如化藥中創新藥、特色中藥、醫藥商業板塊龍頭標的。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