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的高度自動化遠高于其他產業,而強調人機合作、可靈活彈性運用于少量多樣產線、并快速打造智能制造的協作機器人逐漸嶄露頭角。Kenneth Research最新報告預測,到2022年,汽車領域協作機器人帶來的出貨量和銷售收入將以每年約43%的速度成長。
全球知名的日系汽車工廠在生產線終端最后一道品管關卡,使用達明機器人進行所有汽車配備的檢測,建立了“次世代智能化檢測系統”,此檢測站使用客制化棚架,配置四臺達明協作機器人,除了原內建智能視覺外,并于前后加裝共36臺外接攝影機,其中每一臺達明協作機器人額外加裝短、中、長三種不同遠近的鏡頭。
該車廠告知這是全球唯一一個使用自動光學檢測系統(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及AI智能檢測解決方案的汽車產線,懸吊式手臂更可靈活延伸至汽車內外部,檢驗雨刷、喇叭、座椅、安全帶、方向盤、儀表盤、中控、遙控、霧燈、貼紙等項目,透過達明機器人內建智能視覺的協助,更能有效記錄各項檢測數據,以利質量優化,是以往人為檢測無法做到的數據保存與追溯。同時他們表示,達明機器人易操作的創新人機使用接口TMflow,只要透過一定程度的教育訓練,針對改款車型或新型車型,內部人員也可快速完成方案修改和編程,無需系統整合商進行二次開發,可大幅節省時間、人力與金錢。
另一家全球知名國際汽車制造業龍頭——德國馬牌集團,自2018年,達明機器人成為德國馬牌官方認證的供貨商,并開始在其標竿工廠—匈牙利布達佩斯廠著手提升廠內自動化制程。
該工廠主要是為車廠制造生產遠程信息處理控制單元(TCU),達明機器人協助優化對象取放應用,因具備內建智能視覺的優勢,客戶不僅可節省安裝第三方相機的費用,更可透過達明的專利技術「TM Landmark」快速復制至不同工站,大幅節省訓練協作型機器人辨識點位和對象的時間,且搭配「即插即用」的末端夾爪設計,可快速測試實時反應項目成效。內建智能視覺的達明協作機器人,符合汽車產業高彈性生產的智能制造需求。
(審核編輯: KEE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