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個城市能源大數據中心在合肥正式揭牌。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下,合肥能源大數據中心將廣泛匯聚水、電、氣、熱等信息和數據,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政府、企業和居民提供更加精準和智慧化的服務,創造更加綠色、清潔、共享、共贏的城市數字化能源生態圈。
為進一步優化城市能源結構,提升整體用能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支出。今年1月,合肥市人民政府與國網安徽電力有限公司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政企合作”模式下,共同推動城市能源數據中心和濱湖智慧能源示范區建設,助力新型智慧城市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今年9月,合肥市智慧能源平臺上線,率先完成電力數據接入,并開發5項大數據產品。”合肥供電公司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該平臺是支撐合肥市能源大數據中心運轉的基礎。
截至目前,合肥市能源大數據中心累計接入2.5萬戶高壓電力用戶,168個充電樁,60座光伏電站,后期將逐步接入政務和氣、水、熱、石油、煤炭等數據和信息。該中心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向政府、企業和居民等用能各環節,分別提供精準、差異化、智慧化的服務。
下一步,合肥市能源大數據中心將深化建設和運營,加快能源大數據匯聚、存儲、計算等研究和應用。有力支撐安徽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全面提升全省能源數據開發和利用水平。
(審核編輯: 小王子)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