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隨著首趟列車接收指令準點發車,國內首條一次性開通里程最長、全自動駕駛等級最高的軌道交通線路——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開通運營。
中鐵十一局、中鐵建大橋局、中鐵十四局、中鐵十九局、中鐵二十四局、中國鐵建電氣化局等單位代表中國鐵建參建,其中鋪軌、接觸網、通信、信號、供電等站后工程全部由中國鐵建所屬單位承建。施工中,各單位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首次廣泛采用預制裝配式軌道結構,并運用新型自變形輪式施工門吊、自變形輪式混凝土罐車、輪式運板車、電正火車、軌行區智能管理系統等大量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共創造36項創新成果,作業效率比傳統方式提高近60%。
全長42.3公里的15號線起自寶山區顧村公園站,止于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沿線穿越河流23條、既有軌道交通線路9條、高架橋梁5座,并多次經過重要管線、居民小區和高鐵咽喉區,具有地質環境復雜、重大風險點多、管控難度大等顯著特點,中國鐵建采取優化設計、加強監測、對重要構筑物建立施工檔案、精確控制降水等措施,有效減少對周邊構筑物的影響,實現了綠色施工。
作為首條“智慧線路”,15號線從初步設計階段就采用BIM技術建立了車站、區間、車輛基地等工程模型,中國鐵建在過程中不斷積累設備供應商產品族庫,整理各類施工過程文件,最終形成了以竣工BIM模型為中心的工程數字資產庫,為基于BIM技術的運維管理奠定數據基礎。開通運營后,全線將使用搭載智能運維系統的列車,車輛運營狀態將實時傳輸至運維平臺,實現全自動駕駛,打造城軌列車智能運維新模式。
15號線是上海市軌道交通網絡中一條重要的南北向線路,被稱為軌道交通路網西部走廊,線路穿過5個行政區,連通9座高校、4座公園、3個國家級科創園區和2個鐵路樞紐站,并串聯起真如副中心、長風商務區、上海南站地區和紫竹高新區等重要區域,線路開通運營對帶動區域發展、完善線路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