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銷量增長50倍,如今已經變為現實,而這在5年前是難以想象的。
從2013年的2000輛到2017年的10萬輛,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實現了50倍跨越式增長。
市場是最可靠的試金石,2017年北汽新能源產銷量雙破10萬輛,站到新能源產業的潮頭。2018 年北汽新能源將著力打好產品組合拳,產品布局方面看點十足。突出的業績不僅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正領跑中國新能源產業,還代表了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在世界舞臺上發出最強音。
銷量超10萬,夯實品牌領軍地位
“只有當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在2017年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考驗新能源車企的市場應變能力。
在過去一年中,北汽新能源不僅在北上廣等城市取得了銷售佳績,在不限購的單補城市,銷量也超過37,000輛,占比達到36%,實現了快速增長。1月9日,北汽新能源公布了2017年的成績單:銷量達103,199輛,同比增長98%,是目前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
亮眼的銷量進一步夯實了北汽新能源的領軍品牌地位。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推出了五大系列10余款純電動乘用車,全面覆蓋A00級到B級市場,產品種類包含轎車、SUV及微客,續航里程從200公里上升到400公里。截止2017年底,北汽新能源參與建設了4.6萬個公共電樁,并自建3.2萬個私人樁。
去年12月,北汽新能源正式推出 “擎天柱計劃”,多措并舉幫助用戶打消充電焦慮。 首推換電模式,并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臺換電車輛。在渠道建設方面,銷售店規模達到300家,建成全國最大且獨立的新能源汽車網絡,突破了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的混網銷售模式。
歸零心態,2018年會有更好成績
“勝不驕,敗不餒”,但成功者往往更容易懈怠。北汽新能源不敢在勝利的成果上“睡大覺”,反而是“歸零心態”面對新一年的挑戰。
2018年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以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的話講,“在2017年12月30號晚上12點,就已經把2017年‘翻篇’了。”2018要完成更好的業績,北汽新能源不敢有絲毫懈怠,甚至已經向集團上交了“軍令狀”。
李一秀將今年工作歸結為“2018策略”。“2”代表對私和對公兩大細分市場堅持“兩手抓”,并推出相應的產品策略。目前,北汽新能源“專用車”的產品策略在行業格局中仍是獨有的。“0”是歸零的心態,2017的成績已經翻篇,面對新的市場競爭、新的銷量目標,北汽新能源已經重振旗鼓,開始了新征程。
“1”,就是以銷量為核心,在2018年北汽新能源要繼續做到銷量第一。“8”則是圍繞產業特點規劃了渠道、生態、資源整合、戰略搶先、品牌等諸多方面的課題,讓整個營銷團隊更富有‘狼性’和可能性。”一個團隊永遠具備銳意進取的風格,敢說敢做,特別開放。這樣的團隊氛圍,加上有這樣的產業基礎,2018年會有更好的成績。”
技術沉淀,未來打造更多爆款
據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玉軍介紹,北汽新能源聚集了三電等各個方面的頂級專家,自主掌控了集“三電”技術之大成的e-Motion Drive超級電驅技術,具備“高性能、高集成、高可靠、低成本”四大特點,已形成一體化動力總成(EDS)、高壓系統(PDU)、高性能電機(Super motor)和高速減速器等系列化產品。
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已經構建了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的三大“黑科技”,即同時滿足歐洲標準的正向開發流程EVDP2.0、覆蓋國際試驗標準的ETVS和全方位安全管理體系ETSM。同時,北汽新能源在不斷完善的超級輕量化技術、先進智能網聯技術,將能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智能化需求。
李一秀介紹,北汽新能源在產品方面的的布局看點十足。2018 年北汽新能源將著力打好產品組合拳:在對私市場上,以全新EC+全新EX 形成“國民車”組合,重點強化三四線市場普及;以強調長續航、產品設計、感官品質、智能科技引領同級市場的全新EU轎車+ET系列SUV “雙子星”組合,重點進入一二線市場;另將以一款400公里以上的跨界精品,打造新的業內爆款。同時,還將以換電版、分時版、網約版、物流專用車等豐富的產品全力進軍專用車市場。
開放共享,布局7大關鍵技術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話語權明顯增強,并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產銷國。中國新能源產業累計銷量不僅超過百萬量級,年均增幅也超過20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隨著國內“雙積分”政策的推出,在政策層面,新能源戰略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北汽集團也明確了新能源汽車要向2.0時代進化,加速產業升級,并實施以北京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產品研發等工程建設,使“引領2025戰略”落地。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發布了全新的“開放共享”戰略,將在技術、研發、制造、資本、供應鏈、后市場等方面實施全面的開放共享戰略。
技術層面,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為開放平臺,北汽新能源將從智能網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7大關鍵技術領域進行全面布局,全面開放。
研發層面,北汽新能源將對其現有的EH/EU/EX/EV/EC等型平臺以及未來拳頭產品BE21平臺向會社會資源開放,為創業團隊提供個性化的產品研發服務。
制造方面,北汽新能源將發揮產能優勢,牽頭降低全產業鏈的端到端綜合制造成本,實現企業共享制造資源,降低重資產投資風險。
資本方面,安鵬?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下設的技術創新基金和產業孵化基金,都將致力于孵化優質的技術和團隊,培育成熟的供應商資源,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世界。
供應鏈方面,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公司未來除了服務北汽,還將為外部所有的整車廠提供優質的產品和高性價比的三電系統解決方案。
后市場方面,北汽新能源打造了包括分時租賃運營系統、充換電系統、二手車、智·惠·管家,以及光伏分布式換電出行服務保障平臺,未來將向全行業進行開放和共享。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