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美的集團收購庫卡機器人公司(下稱庫卡),可能很少有人會知道這家名為福伊特集團(VoithGmbH)的德國工業巨頭。
美的集團在今年5月向庫卡提出了全面收購要約,福伊特集團正是庫卡當時最大的股東,持有其25.1%的股份。福伊特最終同意了美的集團12億歐元的收購報價,使得這樁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得以成行。
福伊特集團的歷史已超過150年,公司總部位于德國海德海姆市,擁有2萬多名員工,年銷售額達到43億歐元,其最主要的事業部包括水電、造紙和驅動,是歐洲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它在中國最為出名的交易,是向三峽水電站提供了大型水輪發電機組。
不過,福伊特集團已經意識到這些業務相對傳統,希望自己能啟動轉型,趕上已經到來的工業數字化浪潮,即工業4.0。在接受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公司今年投入了5000萬歐元”,福伊特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德方主席林哈德透露。數字化戰略也是福伊特的重中之重。福伊特成立了數字化解決方案事業部,以加快自身以及客戶的數字化轉型。林哈德看好“中國制造2025”計劃,認為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會讓中國成為真正的制造“強”國。
林哈德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必然的。在此過程中許多企業可能會受到影響,面臨各種挑戰。但從長遠來看,這給福伊特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這是因為福伊特的產品和技術服務都是中國的關鍵行業,也是中國在“新常態”下要大力發展的核心產業。
林哈德認為,中國市場規模龐大,“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將釋放大量商機。中國將在福伊特的數字化戰略中將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去年12月,福伊特公布了其最新的數字化戰略,這一戰略的重點是建立一個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事業部門。該事業部整合了福伊特水電、造紙和驅動三個事業部所擁有的自動化、軟件和信息技術等部門。該事業部目前旗下有800人,年營收2.5億歐元。
“我希望這一部門立刻能達到10億歐元的營收,現在一切都進展的太慢了,”林哈德表達了加速數字化轉型的迫切心情。他判斷,公司的造紙和水電業務將會保持長期穩定,但不會有太大的增幅,而在驅動業務方面則有一定的增長潛力。
按照福伊特的計劃,其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設備互聯的方式,實現其制造工廠的數字化,以提高制造效率。第二是服務于客戶,比如其主要設備造紙機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數據,而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其進行預測性維護,減少意外停機時間或提高機器產出效率。
理想的情況是,除了紙業客戶工廠中的實體造紙機,在福伊特的系統里,還會有一臺數字化的造紙機?!拔覀兘璐肆私鈱嶓w造紙機的運營狀況、產出情況,及時地為它提供保養維修服務。”林哈德解釋道。除了將水電、驅動中國總部設立在了上海,福伊特將亞洲造紙業務總部設在了昆山。
林哈德希望,十年后福伊特集團25%的收入將來自于數字化解決方案部門。不過林哈德也意識到挑戰所在:“工業4.0的概念太新了,如何把它變現實現收入,這會是個問題?!蓖瑸榈聡髽I的西門子是工業4.0概念的提倡者之一,不過林哈德并不認為這是專屬于西門子的概念。他提及,工業4.0概念并非一家公司所發明,過去三年間,包括西門子、福伊特在內的多家公司都在思考共同的問題。
對于福伊特而言,去年啟動的數字化轉型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準備,并非突然發生。而福伊特在2014年收購庫卡公司,也是出于此方面的考慮。作為一家工業機器人企業,庫卡的業務與福伊特的數字化轉型有一定的相關性。
此番出售庫卡公司的股份后,福伊特將會擁有更多的資金推進工業4.0戰略,它計劃購買相關領域的其他數據分析領域及傳感器公司。在福伊特2014年12月入股庫卡時,這家德國機器人公司的股價在50歐元-62.5歐元之間,而現在其賣出所持股份時,原先的投資已經翻番。
同時,福伊特也在今年5月出售了原本的工業技術服務事業部,其將向私募公司Triton出售該部門多數股權。該事業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車行業服務供應商,在全球擁有1.8萬名員工,年銷售額超過10億歐元。福伊特稱,此舉是其轉型事業中的重要一步,之前其一直在為該工業技術服務事業部尋找接盤者。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