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揚塵來襲,僅靠人員巡查治理,可行嗎?
江蘇南通,給出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市域治理指揮中心,借助電子眼就可抓取建設工地等揚塵的源頭,實現快速治理。這個中心,整合住建部門、環保部門、城管部門、公安部門的視頻監控,可將相關信息推送到職責部門,極大提高了處理效率。
作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批試點城市”,江蘇省南通市基于京東科技“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建成全國首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該中心基于京東云的云計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術,打破數據孤島,匯聚南通市75個單位數十億量級的數據。全南通市交通運行、公共安全、環境污染等情況都在一張大屏幕上實時呈現,一屏統覽。一旦城市出現突發情況,指揮平臺可以及時下達指令到具體執行部門,迅速處理。
“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構建了智能城市的數字和技術底座,包含時空數據引擎、模塊化時空AI算法、基于聯邦學習的數字網關技術以及可視化分析技術等諸多前沿科技,可以讓城市中海量數據高效、安全“對話”,AI算法模塊化輸出,有效解決智能城市建設過程中數據難以互通共享的根本難題。
沿南通北上1000公里,這一“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在雄安新區也發揮著特有的作用。2019年,京東科技集團在雄安新區積極布局,落地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成為新區開放式智能城市大數據平臺——“塊數據平臺”的建設者,積極推進全球首個數字孿生城市建設。
作為雄安新區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的載體,塊數據平臺既是雄安新區的數據匯聚中心、數據管理中心,又是數據服務中心和AI賦能中心,不僅匯聚新區政務、管理、服務等全域數據,還承擔統籌新區數據管理,實現新區數據融合應用等重要任務,讓擁有后發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的雄安新區,在智能城市建設領域,迸發出更大的發展勢能。
提及“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和生產資料,正與互聯網、物聯網、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催生和引領市域社會治理的思維嬗變和范式重塑,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和智慧啟迪。
智能技術,總在超越人們的想象。基于“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提供的數據挖掘和處理能力,京東智能城市已經構建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能能源、智能規劃、智能環保等垂直解決方案和信用城市、AI+產業發展、智能停車、智能園區和智能城市app等場景化綜合解決方案,形成了支撐智能城市開放生態的產品陣列。
從天津的智能養老管理服務平臺,覆蓋天津河西區20萬老人居家養老服務訴求,到福清數字元洪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交割在全球,交易在元洪”的產業智能升級。從濱州的數字政務,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廳,覆蓋57個部門,161個數據系統,到西安的云創經濟,以大數據、云計算領航“云上開發區”,收獲中國管理科學學會頒發的“管理科學獎專項獎——促進獎”的認可……支撐塊數據平臺、南通市域現代化建設的京東科技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已在全國50多個城市推廣并落地。2019年,科技部公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名單,京東以“智能城市操作系統”為核心,向國家提出“國家中心城市數據管控與知識萃取技術和應用系統”項目的研發方案,獲得了國家認可。
在“智能+”時代,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技術,已成為社會生產方式變革、創新人類生活空間的重要力量,京東科技智能城市操作系統,錨定城市建設新坐標,全面助力各地城市數字化、智能化的蝶變升級,這一技術能力,讓城市和科技實現智能對接,正促使城市生態,從單一條塊成長為“善政、興業、惠民”有機生命體。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