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鋼集團廣西鋼鐵生產制造部智能制造中心,一塊大屏幕上實時監控的數據不斷變化著……調度員輕輕點擊鼠標,通過一鍵發送指令,便完成與各二級單位進行廣西鋼鐵整體的生產調度協調。
在這里,整個基地不同生產工序的實時監測畫面一目了然,調度員根據監測情況進行整體的指揮和調度,保證全流程的穩定高效生產,可謂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廣西鋼鐵智能制造中心就如同廣西鋼鐵生產制造的“大腦”,協助廣西鋼鐵下達生產計劃的同時,組織生產制造、掌握生產信息,協調人、財、物資等資源配置,將廣西鋼鐵的生產計劃分解為季、月生產計劃,從而明確各單位的生產任務,確保順利保產達產。
在廣西鋼鐵冷軋廠“智慧工廠”也是相似場景。工作人員通過一臺手機就能遠程監控生產線,觸摸之間,為鋼鐵產銷提供最優解決方案;通過一段智能BI的“診斷”分析,就能節省大量走流程所需時間,讓領導者秒做決策……
產量27.22萬噸、作業率89.22%、原料庫存25764.87噸……冷軋廠一塊多功能電子大屏幕上,日報、產量、庫存、設備信息等生產經營重要數據實時顯示,一目了然地記錄了該廠2月份高效穩產的情況。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大數據統計分析系統——‘數字駕駛艙’的數據顯示界面。”冷軋廠計算機技術員吳達源說,“數字駕駛艙”的數據顯示界面基于信息化與圖形展示技術結合,讓人一眼看懂復雜的生產和質控數據。
數字駕駛艙的開發與運用,為整個生產現場的數據、綜合產量及設備作業,實現橫向貫通、縱向比較、在線監控和智能預警,從而成為生產管理的“分析儀”“掃描儀”和“指南針”。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冷軋廠的智能化程度,也讓該廠打造“智慧工廠”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5G技術助力柳鋼向智能化縱深邁進
2020年5月,廣西首個5G智慧鋼鐵項目在防鋼基地啟動;2020年6月,廣西鋼鐵冷軋廠聯合移動、華為公司成立柳鋼集團首個技能專家聯合工作室……
一個個分項通過5G移動邊緣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賦能鋼鐵制造,從鋼材表面質檢、無人天車、電子圍欄、AI智能配煤等方面著手,助力柳鋼集團解決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等方面的難題,構筑集“科技顏值智慧”于一體的5G透明工廠。
2021年3月,5G移動邊緣計算(MEC)在柳鋼集團的應用“落地”,是柳鋼集團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的又一次創新嘗試,讓“5G智慧工廠”的種子得以生根,并在實踐中開花結果。
目前,已投用的5G MEC遠程控制裝載機項目,實現了裝載機現場高清視頻回傳和遠程精確操控功能,讓在柳鋼集團本部中控室的操作人員可以實時、多視角跨城操控位于防城港冷軋廠車間的裝載機。不僅將單次吊運所需人力減少60%,裝卸效率提升400%,而且大幅改善了艱苦工種的工作環境、作業安全性和工作滿意度。
在5G MEC行業專網的背景下,柳鋼集團依托5G的低延時數據傳送,加上工業大腦大數據的實時分析,利用云后臺的機械視覺服務器和AI服務器來取代人工轉運軋輥,并逐步向其他生產線推廣。
廣西鋼鐵冷軋廠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5G移動邊緣計算(MEC)已應用在冷軋廠軋輥裝載機、連退機組二級程序及鋼卷ID識別、燒結料場等8個場景,還有10多個應用場景正在建設。同時,冷軋廠正在積極探索5G+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操作的夢想即將實現,將助力“數字防城港”建設和數字驅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
從“人力工廠”到“智慧工廠”,柳鋼集團的數字化轉型的浩瀚征途才剛剛開始。5G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為柳鋼集團插上創新翅膀,助力邁向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轉型,展現出綠色、智能、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形態。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