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是從源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污染物產生的有效措施。循環經濟則要求在發展經濟時,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目的是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就把發展企業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
在工信部近期發布的《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對我國如何有效發展循環經濟和推行清潔生產做出了具體闡釋。針對這部分內容,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相關負責人做出進一步解讀,詳細回應了社會各界的關切。
◆ 從點到線再到面,在產品生命周期各環節推行清潔生產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這位負責人指出,“十二五”期間,工業清潔生產推行工作盡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總體上仍處于剛剛發展階段,離全面深入推行還有較大差距。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十三五”期間,要把全面實施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作為促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協調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根本途徑。
這位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劃》的主體思路,將按照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理念,圍繞國家“十三五”污染物減排要求,以提升工業清潔生產水平為目標,針對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創新清潔生產推行方式,從點(重點企業)、線(重點行業)向面(重點區域、重點流域)轉變,從關注常規污染物(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向特征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物和重金屬)減排轉變,強化激勵約束作用,突出企業主體責任,實現減污增效、綠色發展。
◆ 對照“十三五”工業清潔生產任務,確定五大重點行動計劃
具體到落實,這位負責人表示,《規劃》針對提升綠色設計能力、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綠色產品開發推廣、創新清潔生產管理服務等任務,確定了五大重點行動計劃。
一是實施綠色產品設計示范推進計劃。一方面,積極推進綠色設計試點示范,培育一批在綠色發展意識、綠色設計能力、管理制度建設、清潔生產水平、品牌影響等方面具有較高水平的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另一方面,加快制訂綠色產品評價標準,開展典型產品綠色設計水平評價試點,發布綠色產品目錄。
二是實施重點區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針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和控制排放量為目標,組織實施重點區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計劃,促進區域環境大氣質量持續改善。
三是實施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針對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以降低工業廢水排放量及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的排放強度和總量為目標,組織實施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行動計劃,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是實施特征污染物削減計劃。以揮發性有機物、持久性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削減為目標,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工業特征污染物削減計劃。
五是中小企業清潔生產推行計劃。提升中小企業清潔生產技術研發應用水平,開展政府購買清潔生產服務試點,構建“互聯網+”清潔生產信息化服務平臺,組織實施中小企業清潔生產培訓計劃。繼續實施粵港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在其他地區推廣示范。
◆ 針對行業分散等問題,推進資源綜合利用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資源綜合利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要協調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在其中發揮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由此,《規劃》提出“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進一步下降,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穩步上升”的發展目標。
這位負責人指出,雖然“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發展不平衡,受區域經濟實力和資源稟賦差異等因素制約,不同地區工業固廢產生、堆存及綜合利用情況差別較大。二是以往對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單種固廢的利用考慮較多,多種固廢全產業鏈協同利用較少。三是從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多是中小企業,尚未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跨區域的大型專業化企業集團。四是由于長期以來行業分散、凝聚力不強帶來的行業創新平臺建設欠缺,技術支撐能力不足,行業總體創新能力急需提高。
為此,這位負責人強調,“十三五”時期,要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向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建立技術先進、清潔安全、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新模式,促進工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與信息產業、工業服務業、城鎮化建設和社會管理服務深度融合,并通過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加強創新、推動區域協同發展、高效安全利用、政策引導等著力點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
當前,除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我國還有很多三省或兩省交界處都是金屬礦的重點產區,形成了很多礦冶產業依賴型城市,如湖北大冶-安徽安慶-江西九江交界、河北邯鄲-山西長治-河南安陽等市縣的交界處,這些地區近些年逐漸成為環境重污染和傳統產業下滑最嚴重的典型地區。因此,這位負責人提出,要以跨省界礦冶工業集中區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區域協同為撬點,建立若干工業固體廢物跨省界協同發展示范區,引導這些地區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深度調整,以此來提高全社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效率。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