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東湖科學城首批投用的科研基礎設施。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位于光谷科學島起步區,由國家科技部支持,武漢市聯合華為公司共建,面向人工智能行業,提供公共算力等服務。一期投用,將形成每秒十億億次浮點計算的算力,相當于5萬臺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產業招商處副處長吳家偉:“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成之后,從事這一行(人工智能)的企業,通過這個平臺來從事他們的研究和相應的工作,節約企業的研發生產的成本。”
目前,武漢已集聚超500家人工智能企業,相關產業規模超200億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投用,將解決多數企業算力不足的問題。比如,專注于智能機器人的武漢企業庫柏特,就可以依托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新型智慧藥房。
武漢庫柏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琳:“中心提高了我們的分揀能力,揀藥等待時間從每人等待50秒降到3秒。”
后續,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將持續打造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產業聚合發展平臺和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助力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發展。
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產業招商處副處長吳家偉:“將吸引大批人工智能上下游企業入駐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政產學研用的產業生態集聚,通過算力集群賦能產業集群,推動武漢市產業數字化 智能化提升。”
(審核編輯: 小王子)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