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啟動活動成功舉辦。
先導區的成立,是北京“兩區”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標志著北京人工智能建設取得新進展。
今年2月,北京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申請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支持。由此,北京成為全國唯一的全市域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啟動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分別致辭。
王志軍從國家發展戰略和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布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北京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同時希望北京不斷改革創新,推動改革探索取得新突破,以智慧城市、科技冬奧等方面為重點方向,加快推動融合應用,將人工智能的創新能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造一批產學研用緊密耦合的創新聯合體,營造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發揮好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中的核心作用,成為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全球人工智能領軍城市,建設全球領先的智能經濟標桿城市。
王志軍強調,工信部將繼續支持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強部市協同,助力北京成為智能科技和智能經濟高地。
殷勇表示,北京市將立足“兩區”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緊抓發展機遇,結合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整體部署,把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鼓勵科學家勇闖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無人區”,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
殷勇強調,北京市要繼續保持創新機制,進一步推動金融與人工智能產業的有效對接;要求相關部門要利用好北京“兩區”政策,積極對接國家部門,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各區各部門要借此機遇,加強與北京人工智能龍頭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在人才、資金、場景、數據等方面做好配套,推動建設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形成輻射京津冀和全國的產業發展高地。
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鋒對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進行了全面介紹。
潘鋒提到,我市人工智能正在從原始創新為特征的研發帶動階段進入應用創新為特征的賦能實體經濟階段,提出了“科技冬奧”、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四大創新應用,以及加快構建人工智能自主創新體系、合理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數據要素高地、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等四大基礎保障措施,并從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政策突破、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投融資機制、培養聚集人才、深入產業引導等六大方面明確了組織實施安排,就建設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進行了具體全面部署。
在啟動儀式上,由百度牽頭發起的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宣布成立,36家企事業單位加入聯盟;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發布北京市智慧生活實驗室;門頭溝區政府、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科技集團、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天津泰達城市發展集團、北京亦莊智能院簽署京津冀人工智能企業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電影博物館、京東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金隅集團、曠視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活動還舉辦了“2021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兼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鄂維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宋曉東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海淀區、朝陽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規劃布局做主題發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小米等單位就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發表報告。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由朝陽區政府承辦,由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和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聯合協辦。來自工信部等中央和國家部委、北京市政府各部門、朝陽區等各區政府、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北京市大數據中心、百度、字節跳動、美團等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嘉賓和媒體記者2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春播夏種,北京市以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契機,突出北京特色,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組織實施北京市先導區建設各項工作,必將推動北京市人工智能發展進入一個以創新應用引領的新階段。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