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建黨100周年的重大時刻,6月30日,全球排名第二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集團布局西南地區的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竣工。
據了解,三一(重慶)“燈塔工廠”2020年7月1日正式簽約,同年9月正式破土動工,基礎工程僅用3個月,主體工程僅用5個月,完成了單體21萬方的超大體量,用“兩江服務”“三一效率”,創造了“重慶速度”。
項目位于兩江龍興新城核心區域,主要生產智能挖掘機及其它工程機械、智能工程卡車等,規劃占地1500畝,總投資50億元,預計年產挖掘機2.8萬臺,年產值超100億元。
項目將建設8條下料成型線、12條焊接機加線、2條涂裝線、2條整車裝配線及環保、儲運等設施,總裝配線能實現約17分鐘下線一臺大型挖掘機。
在大海上,燈塔是船舶航行的“指路明燈”;在企業里,“燈塔工廠”是能夠提供指導性范例的引路者。
“燈塔工廠是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聯合評定,指的是智能制造的標桿和先行者,在大規模應用新技術方面走在前沿,將數字化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可以為其他制造企業提供寶貴啟示和借鑒的工廠。”三一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位于長沙總部的18號廠房獲評“燈塔工廠”,并將其復制推廣至重慶等地。
三一(重慶)“燈塔工廠”將通過“三現(現場、現實、現物)聯通”協同企業管理者、研發者、生產者,實現統一智能管理,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率接近80%。
該生產線還專門開發了一套調試分析系統,可以直觀看到自動怠速、發動機轉速、電壓、總油耗、泵1主壓以及調試合格率等數據,“所有生產的車輛是否合格,一目了然。”三一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只只機械臂在現場揮舞,大型的AGV自動化物料運輸小車來回穿梭,百余臺機器人進行自動化生產,涵蓋了上下料、分揀、成型、焊接、噴涂、檢測、清絲、打磨、擰緊等十余類機器人。
加入了視覺識別模塊的智能焊接機器人不僅可以自動接收物料進行焊接,還能識別氣孔、偏焊、焊穿等缺陷。
20噸級高速智能行車,6噸級的載重AGV,風、水、油、氣、電以及PM2.0等智能化的傳感器等,這是工廠超自動化升級的基本組成。
“在這里,一名技術工人憑借一臺電腦就可以為每個工位提供物料和零部件提取、配送服務。”上述負責人表示,“燈塔工廠”甚至能達到“一張鋼板進去,一臺挖機出來”的效果。
該工廠被業界稱為“最聰明的工廠”,它的聰明體現在三智:讓智巧的機器人,按照智慧的調度指令,生產智能的產品,核心在于智能系統的創新應用和智能指揮中樞的建立。
三一(重慶)“燈塔工廠”的另外一大特征就是工作環境越來越美,在現場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園林景觀與工業制造完美融合,生產線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水池,種植了一排排的樹木。“很多朋友參觀后形容我們是油墨畫一般的智能工廠。”三一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為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培植了肥沃土壤。”三一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三一集團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戰略機遇,以此次項目竣工投產為契機,立足重慶放眼西部,帶動整個西南地區的智能制造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兩江新區建設智慧之城貢獻力量。
2021年,兩江新區將促進工業體系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產業能級,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重慶智慧之城,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高品質生活引領區。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