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電子工程網專訪inspectAR創始人Mihir Shah】
inspectAR平臺中,測試板上的AR疊層
印刷電路板(PCB)幾乎用于所有現代電子產品中,并且依賴于微型元件的高精度構造。制作PCB板并不難,難的在于制作完成后的故障排查。無論是個人愛好者還是行業工程師,對于PCB電路板在調試的時候遇到問題也會相當頭疼,這就好比程序員遇到BUG一樣。
常見的PCB電路板問題不少,包含電路板設計問題、電子元器件的損壞、線路短路、元器件的質量等等,更多的PCB電路板故障還是集中在元器件上面,像電容、電阻、電感、集成芯片跟晶振的明顯損壞可以直觀的通過眼睛觀察發現。明顯損壞的電子元器件表面有顯眼的燒灼痕跡,此類故障直接把問題元件更換新的就能夠解決。但并非所有的電子元器件損壞都能用肉眼觀察到,在不是明顯損壞的情況下,查起來非常麻煩,甚至需要借助專業的檢查工具進行維修。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有沒有一款實用的工具能夠幫助工程師更加便捷準確的進行PCB檢測,精準地判斷故障所在呢?或者幫助人們更快地組裝、調試和返工PCB,并減少錯誤發生呢?帶著這些疑問,OFweek電子工程網專訪了inspectAR創始人Mihir Shah。本次專訪中,Mihir Shah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理解為我們深度解讀了融合增強現實(AR)技術的inspectAR最新功能與特性,及其給PCB檢測過程帶來的助力。
inspectAR創始人之一 Mihir Shah
完整的信息傳遞+團隊協作:AR技術加持,PCB檢測更輕松
在電子產品領域,創新主要出現在設計階段,同時也有很多測試檢測的壓力需要化解,inspectAR推出的方案能讓工程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探索PCB電路板。
傳統的PCB檢測臺:工具繁雜、信息零散
PCB檢測過程中,工程師通常需要處理不同來源的、顯示在不同屏幕上的繁雜信息和數據。Mihir Shah告訴OFweek電子工程網:“傳統的PCB檢測過程非常緩慢且零散,除了面對工具繁雜的工作臺,用戶還要不斷地在物理PCB板、電腦設計文件、儀器儀表面板測量數據,以及數據表中的說明和測量參考等各項參數之間來回切換,在這個切換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難以拼湊的零散信息,往往需要讓用戶多次記錄和傳遞很多相同的數據,很容易造成錯誤,同時難以幫助用戶對解決方案進行真正的實時跟蹤。”
inspectAR推出的解決方案:信息完整、團隊協作
inspectAR帶來的創新之一是“完整的信息傳遞”:作為首個將BOM、數據表、測量圖像、返工說明、通電程序等各項參數整合到同一空間的軟件平臺,inspectAR帶給用戶最大的好處是讓用戶可以專注于手頭的物理PCB任務,并將收集整理的數據信息與他人進行分享。具體而言,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其他測試、生產相關人員都可以在項目信息齊全的工作環境下(BOM、數據表、測量圖像、返工說明、通電程序等)進行交流,提供指導和規程,并共享特定的硬件數據。區別于費時、費力的傳統PCB檢測,inspectAR讓這一切都只需要在同一平臺上使用一個工具就能完成,過程更加便捷輕松。
inspectAR帶來的第二個創新是“團隊協作”。無論是本地還是遠程工作團隊、制造商、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間,都可以進行高效、及時的溝通與合作。舉例來說,設計工程師、實驗室技術人員和制造工程師等相關人員可以在inspectAR 平臺上完成:特定返工程序通知,新任務安排,甚至還能針對其中任何組件的圖像或文件添加標注或評論。inspectAR同時提供手機端APP和電腦端應用,將團隊協作的便利性和及時性發揮到極致。
inspectAR平臺可實現高效、及時的團隊溝通與協作
信息安全保障+直觀易用:PCB檢測更可靠
為了確保用戶設計數據安全,inspectAR目前提供兩種數據存儲模式:
一是云存儲:適用于教學、興趣愛好等個人用戶;以及沒有本地服務器的公司、初創團隊。用戶通過inspectAR網站建立設計項目,上傳設計文件,并存儲在云服務器中(Google Cloud)。inspectAR采取了專業的管理措施確保信息安全,微信搜索關鍵詞“AR輔助PCB調試與糾錯”獲取更多信息。
二是企業專屬服務器:適用于擁有自己的服務器,以及限制互聯網訪問的企業用戶。設計數據存儲在公司IT部門選擇的基礎設施上,通過內部局域網訪問,無需訪問外部互聯網。
無論何種數據存儲模式,用戶都可以通過手機端APP隨時隨地查看、管理項目。手機端的數據安全和管理將由各個企業的IT團隊的部署而定。
除了設計項目的數據儲存安全有保障之外,設計項目負責人/管理員還可以決定哪些用戶能夠訪問什么項目。既管理了訪問權限,又免去了項目相關人員自己創建、上傳項目數據的重復勞動和麻煩。
在保證信息完整、安全的前提下,inspectAR獨特的AR技術同時降低了檢測人員的技術門檻。Mihir Shah告訴OFweek電子工程網:“利用inspectAR,檢測人員可以直觀地了解電路板的元器件布局、走線等,清晰地理解、完成接下來的任務,而不需要成為某種EDA工具專家,也不用在物理PCB板和電腦屏幕、設計文件之間來回切換尋找自己想要的數據和信息。用戶只需要輕輕點擊元件,相關的信息都會在電路板上突出顯示。在這種定制化平臺上,除了AR技術的運用之外,還允許工程師、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客戶在同一塊硬件上進行直觀的實時互動和評論,這不僅利于信息的可視化傳導,還有效提高了任務分配與管控的效率。”
inspectAR平臺可實現簡單直觀的電路板探測
在Demo演示中,OFweek電子工程網觀察發現,哪怕是一個具有復雜密集球柵陣列(BGA)以及在頂部和底部有大量其他組件的12層復雜PCB電路板上,也能利用inspectAR方便快捷的實施一系列操作。比如點擊IC,找到引腳,并通過放大看到實際信號流到了電路板底部然后再流到這個IC上。還可以在軟件上查看IC連接到哪里、有什么功能,并獲取更多器件信息。而從傳統的方式來說,人們想要了解關于電路板上哪些引腳被連接到同一信號,或者電路板上有哪些組件的信息,就必須查閱不同的文檔手冊,進行一系列的文檔切換,或者是通過電子郵件和其他工程師交流,這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顯然,inspectAR軟件極大提高了實驗室處理電子產品效率,還減少了人們冗余的工作。
inspectAR如何深度融合PCB檢測與AR技術?
據OFweek電子工程網了解,AR技術是一種實時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是一種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新技術,這種技術的目的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并進行互動。隨著電子產品運算能力的提升,AR技術的用途越來越廣,但將PCB檢測與AR技術相融合卻是前所未聞,兩門不同的技術學科之間結合最大的難點又是什么?
對此Mihir Shah表示,兩者結合最大的技術難點在于,針對PCB板這種需要高度定制且復雜多變的物體表面開發AR軟件極其復雜。眾所周知,PCB板上布滿了芯片、插座、電阻、電感、電容、二極管、三極管、電阻排、電容排、晶振、數碼管、電池、跳線等各類元件,如何精準識別電路板上的元件布局布線成為最大的難題。得益于inspectAR先進的AR掃描和跟蹤算法,能夠將元件布局布線幾乎完美地疊加到PCB上,讓它不管移動還是靜止時,在軟件中經過掃描后所呈現的圖像甚至跟工程師拿在手里時看到的幾乎一樣。
無論如何移動、搖晃電路板,AR疊層始終準確標記
在談及開發inspectAR的初衷時,Mihir Shah提到,如今只需要輕輕觸碰按鈕或者屏幕,就能借助AR技術幫助用戶輕松獲取所有信息。inspectAR的推出正是為了提高工程師的工作效率,同時減少實驗室中繁多的儀器設備,讓工程師即便不具備專業的EDA軟件知識,也能以直觀的形式實現硬件協作,快速對PCB板進行組裝、檢測、調試和優化,并減少錯誤。
“AR技術已經積極且深遠的影響了人們工作、娛樂、購物以及人與周圍的互動方式。隨著人類和計算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各種形式的數據之間產生的物理鴻溝也會越來越小。這意味著我們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地深入了解任何事物的細節。”在談及AR技術帶來的影響時,Mihir Shah還舉例到,這就好比人們坐在工廠里經過各種機器設備時一眼就能在設備上看到輸出和產能,亦或是在借助AR地圖指示時就像有人在復雜的城市中指出正確的方向一樣。
難以想象,在AR技術的加持下,PCB檢測也能與之發生這樣的“化學反應”,讓工程師更直觀地與電路進行交互,在更短的時間內檢查、調試、返工和組裝PCB,減少錯誤發生,還能通過即時通信消除溝通不暢的風險,提高團隊的生產力,無疑是接下來電子產業的一大福音。
未來的目標:電子工作的最終平臺
Mihir Shah表示,已經有不少客戶用上了inspectAR進行PCB檢測、組裝、調試、返工等,節省下來的時間成本讓大家都難以置信,“inspectAR 的直觀界面可幫助他們快速有效地從設計過渡到測試。他們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來驗證查找文檔,只需單擊一下工具即可。 inspectAR 改進了他們的柔性混合電子設計和制造流程,并簡化了跨團隊交接工作。”
可以在inspectAR平臺中直接打開數據手冊,查看所有信息
對于工程師而言,新一代實驗室工具inspectAR極具創新力和實用性,可以協助所有的物理測試和檢查任務,同時在以前無法實現的水平上進行團隊協作。“未來,我們的目標是與EDA軟件、任務管理系統甚至流行的增強現實耳機進行更深入的集成。該行業正朝著協作的趨勢發展,特別是當今世界變得越來越疏遠且不再依賴于客觀地理位置的關系的情況下,共享實驗室測量結果、工作指導和設計細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我們希望讓inspectAR成為執行電子工作的最終平臺,以實現更高效的硬件檢測與調試,團隊溝通,信息測量與記錄,并將設計文件的每個元素都帶入物理實驗室,”Mihir Shah表示,“我們第一個目標是與Allegro PCB設計工具實現高度集成,增加從設計到調試的無縫過渡,并允許數據信息在在兩個領域和團隊之間更無縫地傳輸。”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