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長寧區舉行“數字長寧·智在必行”城市數字化轉型推進大會,發布《長寧區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1-2023)》。未來三年,長寧區將重點實施“3區、3帶、20個數字專項”的“3320”數字戰略,為 “數字長寧”開創新局。會上還發布了長寧區數字化轉型 “試點清單”、“載體清單”和“場景清單”。
據悉,“3區”即數字經濟轉型標桿區、數字生活示范引領區和數字治理最佳體驗區;“3帶”即東部數字技術創新集聚帶、中部數字應用場景集聚帶和西部數字企業總部集聚帶;“20個數字專項”則是長寧區圍繞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轉型推出20個專項行動。
根據《行動方案》,未來三年,長寧區在數字經濟領域以“十百千萬億”發展目標,將基本建成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全球數字貿易港重要承載區,培育2到3家金融科技領域龍頭企業,增強虹橋智谷數字雙創品牌效應,打造10個數字經濟科創載體,構建“技術+載體+平臺+資本+場景”的長寧特色數字化轉型生態。圍繞數字生活服務感受度不斷提升,長寧區將在三年內建成50個生活數字化轉型示范場景,包括信息化標桿學校、互聯網醫院、數字家園等。提升數字治理體驗度,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長寧區將建成城運管理平臺3.0,實現城市運行監管要素“一網統管”接入率達98%以上,中型以上餐飲服務單位“一碼通識”使用率、政府部門及社會單位各類感知端接入率達到90%,加快全域數字感知設施部署。
在轉型載體方面,長寧區沿地鐵2號線形成了涵蓋區域東中西“3帶”的空間布局。其中,東部數字技術創新集聚帶集聚了上生·新所、新微智谷、聯通數字產業大廈等13個載體;中部數字應用場景集聚帶目前有了繽谷人工智能大廈、綠地·智造界、慧谷白貓科技園等12家載體;西部數字企業總部集聚帶集聚了攜程智慧出行產業園、蘇河匯全球共享經濟數字貿易中心等10家載體。
目前,長寧區共有30項數字化轉型相關工作納入國家或市級試點建設任務,其中包括虹橋智谷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網絡市場監督與服務示范區等8項國家級試點,以及 “互聯網+生活服務業”創新實驗區、在線新經濟發展促進靈活就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等22項市級試點項目。
圍繞 “20個數字專項行動”,長寧區梳理出了100個場景清單,通過鼓勵應用場景落地,廣泛征集解決方案。力爭用三年時間,使長寧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上走在全市前列,全方位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當天,長寧區以“揭榜掛帥”機制發布了2021年度十大重點應用場景。經濟數字化方面包括虹橋數字商圈、新微智谷科創基地、虹橋臨空數字經濟產業園等3大應用場景,生活數字化方面包括教育數字基座、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開放平臺、為老服務一鍵通、數字家園、數字酒店等5大應用場景,在治理數字化方面包括數字店小二、城運平臺3.0等2大應用場景。
推進大會現場,長寧區政府分別與上海電信、上海聯通、上海移動、上海鐵塔簽訂了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在數字基礎建設、5G應用場景等方面合作,共同推進長寧城市數字化轉型建設。同時,長寧區還與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投資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大數據股份公司、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上海市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協會組成了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聯盟。通過開展“政產學用研”多方合作,凝聚力量,共同助力長寧數字化轉型。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