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近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第五批5個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涉及“兩高”、陶瓷等行業盲目發展、未批先建問題突出、監督管理管理缺失等。
9月份,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發現,黃石市陽新縣、大冶市部分工業園區盲目上馬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簡稱“兩高”)項目,部分項目未批先建,煤炭消費替代工作不實。
據了解,陽新縣、大冶市均為湖北省黃石市下轄縣(市),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位于陽新縣,毗鄰長江,重點發展臨港產業經濟,主導產業為建材、機械制造、輕工產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大冶市靈成產業園是鋼鐵冶煉企業聚集地。
據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介紹,此次督察湖北主要發現三個問題。一是能源消耗大幅上升。截至2021年1月,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通過省級節能審查的3個“兩高”項目,新增能耗就已高達87.6萬噸標準煤,占湖北省擬下達黃石市“十四五”用能指標的73%。對此,湖北省有關部門明確要求該市要堅決控制再上馬其他高耗能項目。但該園區2021年2月以來,又先后組織申報5個“兩高”項目,其中已獲省有關部門批準1個,涉及新增能耗10.7萬噸標準煤,納入節能審查前期論證4個,涉及新增能耗202.9萬噸標準煤。
二是未批先建問題突出,如位于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和大冶市靈成產業園的8個“兩高”項目手續不全即開工,相關工業園區管委會和當地有關部門默許部分企業長期違規建設。
三是部分項目煤炭減量替代工作不實,如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部分項目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不實;在建的湖北優科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綠色精密制造產業園項目約25%的煤炭消費替代量來源于統計數據中的“退庫銷戶”企業。
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四川發現,樂山市陶瓷等行業盲目發展,監督管理缺失,項目節能審查把關不嚴,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規劃建設管控不到位。
據介紹,樂山市是四川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主要工業產業有鹽磷化工、冶金建材等,其中陶瓷產量占全省產量的近八成。“十三五”期間,全市高耗能產業總體呈增長趨勢,2020年全社會能耗總量1600.3萬噸標準煤,萬元GDP能耗為0.876噸標準煤,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產業結構偏重,能耗強度偏高。
據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介紹,此次督察四川主要發現二個問題。一是陶瓷行業盲目發展。樂山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推進不力,夾江縣陶瓷等行業盲目發展,未批先建問題突出。2019年以來,四川珠峰瓷業有限公司等10家陶瓷企業先后未批先建15條大板、巖板生產線,總產能達7350萬平方米。大板、巖板單位產品能耗準入值為7.0千克標準煤/平方米,遠高于陶瓷磚的4.5千克標準煤/平方米,上述未批先建的15條大板、巖板生產線年設計綜合能耗34.7萬噸標準煤,導致夾江縣陶瓷行業單位產品能耗強度大幅上升,2021年上半年夾江縣規模以上陶瓷企業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長22.4%。
圖為2021年9月8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夾江縣陶瓷工業集聚區部分陶瓷企業未經節能審查即開工建設,盲目發展。
二是節能審查不到位,如樂山市對嚴控“兩高”項目上馬認識不足、把關不嚴,在既未積極采取等量、減量替代等能耗控制措施,也未取得項目節能審查意見的情況下,默許永祥股份有限公司離子膜燒堿、聚氯乙烯項目等高耗能項目擅自開工建設,未批先建問題突出。
此外,樂山市“十四五”能源消費增量控制目標為381萬噸標準煤。督察發現,樂山市已計劃實施的32個重點用能工業項目共計新增能耗已經達到892.2萬噸標準煤,超過設定目標1.34倍,其中已開工和建成的20個項目新增能耗就達到670.9萬噸標準煤。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廣東發現,中山市對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視不夠,推進緩慢,污水收集管網缺口較大,大量污水未收集處理直排入河,內河涌污染嚴重。
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山東發現,山東省一些地市部分濕地公園管理混亂,保護規劃得不到落實,建而不管、保護不力現象普遍,違規侵占濕地問題突出。
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吉林發現,松原扶余市對黑土地保護重視不夠,貫徹落實《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不到位,建設占用黑土地表土剝離和控制化肥農藥施用量等措施不落實,部分黑土地遭到破壞。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