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2021年世界傳感器大會-智慧農業與傳感技術專場”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產、研、學各界翹楚齊聚,聚焦智慧農業領域的傳感技術應用,進行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分享。
此次報告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產品信息工作委員會、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工業大學、國際谷物科技協會(ICC)承辦,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鄭州中糧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協辦,旨在更好地交流先進傳感技術及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應用,解決現場存在的問題,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工業大學教授 甄彤主持
會議開場由河南工業大學教授甄彤介紹了出席本次大會的部分重要嘉賓,分別來自: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農機中心主任凌中南,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平建峰,國家糧食和物質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會義,京都大學教授近藤直,北京工業大學研究員藏傳真,河南工業大學教授李智慧等。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農機中心主任 凌中南致辭
首先,是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農機中心主任凌中南上臺致辭。凌主任表示,互聯網技術驅動農業生產向智慧型轉變,對于我國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河南省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形成三農服務的一張網,建成了一批物聯網技術農業示范基地,智慧農業的發展正在幫助農業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本次活動邀請的各位專家、名師,一定會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新思路,為智慧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平建峰
來自浙江大學研究員、博士平建峰為大家帶來《農業微納傳感器》主題報告。平建峰博士主要匯報了農業微納傳感器技術的研究發展情況,并講述了近十年來全球農業傳感器研究的背景、市場規模,農業維納傳感器的廣泛應用,展示了農業傳感器研究的巨大潛力。并接受了現場嘉賓的提問。
國家糧食和物質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會義
來自國家糧食和物質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會義遠程為大家帶來《糧情檢測傳感器發展與應用》主題報告。趙會義研究員圍繞糧情測控系統的發展歷史與作用,以及未來研究方向,詳細展示了糧食倉儲方面的研究成果。
京都大學教授·近藤直
來自京都大學教授近藤直通過視頻為大家帶來《亞洲式智能農業與食品生產傳感系統》主題報告。近藤直教授講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與智能農業的淵源,詳細講解了亞洲式智能農業的優勢和發展歷程,以及食品生產傳感系統在工業中的應用。
北京工業大學研究員·藏傳真
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研究員藏傳真通過視頻為大家帶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糧食品控追溯技術及應用》主題報告。藏傳真博士引例糧油產業中的區塊鏈應用,詳細講解了區塊鏈技術在整個產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河南工業大學教授·李智慧
來自河南工業大學教授李智慧為大家帶來《智能技術在糧食信息化中的應用》主題報告。李教授詳細介紹了糧食信息化的發展,糧食信息化的主要內容,以及糧食信息化中智能技術的主要涉及的方面。
會議現場
經過所有領導及專家代表的分享,2021世界傳感器大會-智慧農業與傳感技術專場活動圓滿結束。讓我們共同期待2022年世界傳感器大會再次相約鄭州!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