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江城,“火熱”依舊。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11月20日在武漢開幕,這場展會讓“英雄之城”再度引來世人矚目。
作為老工業基地,湖北傳統產業比重大。近些年,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舉步維艱。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湖北搶抓先機,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為傳統工業裝上“智慧大腦”。曾經的老工廠,煥發出“新活力”。
謀發展,先“鋪路”
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期間,東湖之畔的梅嶺禮堂內,“星火·鏈網”武漢超級節點上線儀式如期進行。在與會人士的見證下,我國首個“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建成啟動,開始面向全球提供服務。
“星火·鏈網”武漢超級節點上線儀式現場
這一超級節點是國家區塊鏈新型融合基礎設施,也是湖北省5G+工業互聯網技術基礎設施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以來,一年時間就新建2.76萬個5G宏基站,超過此前三年建設的總和?!焙笔〗洕托畔⒒瘡d副廳長呂曉華介紹,截至10月底,湖北已累計建設5G宏基站4.7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宏基站數量已達到8.3個。
基礎設施是確保5G技術得以廣泛應用的基礎。呂曉華介紹,湖北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高效智能基礎設施上加快布局。
目前,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等先后落戶湖北;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一批數據中心相繼建成運營;全省數據中心超過80個,機架數14.5萬個,機架數量占中部六省總規模的38%。
同時,湖北省出臺《關于全民推進數字湖北建設的意見》,發布《湖北省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了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布局、融合應用等方向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
立標桿,促融合
一條整車生產流水線上,青云灰、星海藍、流光金等各色新車陸續下線,不僅“面孔各異”,車型、內飾也全然不同,甚至部分功能部件都是定制。
5G+工業互聯網技術讓汽車生產擺脫“流水線”束縛。
“借助新技術,我們實現一條生產線同時生產5款11種車型。”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部門相關負責人陶先鋒說,工廠內搭建了混合5G專網,用上了機械手臂、AR巡檢,還實現了柔性生產,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
嘗到5G甜頭的還有鋼鐵企業。在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煉鋼廠操控中心,大型顯示屏實時反映著機械手按照自動規劃路徑進行扒渣作業的實況。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煉鋼廠操控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作業
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敖愛國介紹,扒渣作業屬危險性重復作業,為減少不必要的損傷、損耗,企業創新利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對相關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推動實現了“一鍵扒渣”,每年可為工廠減少成本超過1000萬元。
敖愛國說,除了實現“一鍵扒渣”,企業還實現了“一鍵脫硫”“一鍵煉鋼”,還開發調試了5G+AR眼鏡遠程維護、5G+無人機智能巡檢等系統。
像這樣的“智慧型”企業,在湖北還有很多。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劉海軍透露,目前,湖北省“上云”工業企業已達3.8萬家,覆蓋面達到36.5%。108家企業啟動5G全連接工廠建設,有效引領湖北工業企業加“數”轉型。
壯產業,共繁榮
目前,湖北省集聚有中國信科、長飛光纖等100余家5G產業相關企業。在5G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產業領域共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
這是“5G+工業互聯網成果展”現場
就在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召開前夕,《武漢市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未來工廠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全市龍頭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普及數字化,建成“全球燈塔工廠+標桿鏈主工廠+示范智能工廠”未來工廠梯隊,制造業發展質效躍居全國第一梯隊。
“湖北是國內少有的在5G+工業互聯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等實現協同齊備的省份。”呂曉華介紹,目前,湖北已建立由副省長任鏈長的全省工業互聯網產業鏈“鏈長制”。制定出全省工業互聯網產業技術結構圖、應用領域圖、發展路線圖、產業布局圖、招商目標圖,實施“五圖”掛圖作戰,打造產業生態,增強產業鏈配套和協調發展能力。
華星光電T4項目、京東方10.5代線項目、天馬微電子G6產線二期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投產;小藥藥、傳神語聯、良品鋪子等本土企業在5G技術的助力下越來越好;小米第二總部、華為長江鯤鵬等5G產業鏈企業匯聚湖北……如今的荊楚大地,越來越多的湖北“制造”在向湖北“智造”轉變,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審核編輯: 小王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