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L2++自動駕駛賽道升級,MINIEYE聯手華為搶灘布局
近兩年,隨著智能網聯技術商業化落地加快,L2級別自動駕駛滲透率逐步提升。相關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L2級智能網聯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5%。與此同時,L2+/L2++技術也因為用戶需求上升等原因迅速擴大落地規模。從今年的定點車型來看,2022年將是L2+級產品集中放量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國內外技術供應商爭奪未來幾年市場份額的關鍵時期。
面對新的賽道升級與爆發,部分企業已經啟動發力模式。在近日舉辦的“2021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生態論壇”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MINIEYE首次公布面向L2+/L2++自動駕駛應用場景開發的iPilot智能領航輔助量產方案。據了解,該方案基于華為MDC 610平臺打造,目前已獲得包括造車新勢力與傳統主機廠在內的2家汽車主機廠項目定點,其中一款車型為新能源轎跑,計劃于2022年三季度量產。
“由于特斯拉等新造車勢力的影響和市場需求增加,L2+/L2++級別智能駕駛功能將成為未來3-5年內的主流需求,同時也是MINIEYE深耕的重要領域。目前MINIEYE共取得了4個L2+/L2++級別的量產項目,車型包括轎車、轎跑、SUV,覆蓋新能源與燃油車。”MINIEYE 創始人兼CEO 劉國清表示。
市場倒逼技術升級,L2+成行業新賽點
從應用市場來看,L2級自動駕駛基礎功能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剎車輔助、自動泊車等已相對較為成熟。不過,從行業發展來看,L2輔助駕駛僅是過渡,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是行業大勢所趨。根據業內公認的SAE自動駕駛等級劃分標準,到L3級后將不需要駕駛員監測環境,而只是在車輛請求時才接管,這就要求L2級應該有更加接近解放駕駛員的能力,向功能更多、更安全的技術方向邁進。
作為國內投入較早的自動駕駛技術提供商,在L0-L2領域,MINIEYE已獲得新造車勢力、一汽、吉利、上汽、比亞迪、江西五十鈴、東風、柳汽等主機廠客戶,2021年預計出貨量達到40萬臺。為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該司不斷進行技術升級,于年初推出了L2+技術方案,并獲得了主機廠定點。據了解,該方案也是基于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華為MDC 210)開發,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可對車身周圍進行360°全方位感知,具備AEB、ACC、LKA、HWP、TJP等功能。
MINIEYE 自動駕駛業務介紹
除了MINIEYE外,L2+市場的繁榮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技術提供商加注,賽道競爭加劇。對此,劉國清表示,現在處于一個產業鏈重構的重要時期,國產供應商可以提供成熟方案早已打破了外資供應商獨大的狀態,ADAS玩家的競爭長跑進入到下半場,具有優秀技術實力和量產經驗的公司才能脫穎而出。
技術提供商再發力,從L2+邁向L2++
面對賽道升級,對于技術提供商而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更多空間,勢必會在技術上再度深挖。于是,市場上開始出現L2++概念。
那么,L2+和L2++到底有何區別?劉國清介紹,根據主機廠的內部定義,實現更高級別L2++最為關鍵的是車輛能在感知的基礎上,聯動高性能AI計算芯片、通過高精度地圖,自主決策并完成路徑規劃。在此方面,上述中由MINIEYE和華為聯合開發的iPilot智能領航輔助量產方案已經可以滿足相關要求。
據介紹,作為MINIEYE進階L2+/L2++領域的重要產品,iPilot方案依托華為強大的硬件平臺,將MINIEYE自主研發的‘感知-融合-規控’全鏈路核心技術高效集成,不僅具備全場景道路感知能力,還能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通過多傳感器融合算法以及高精度定位系統的聯合計算,輔助車輛做出有效決策和路徑規劃。
在傳感器方面,iPilot方案采用了7V5R2L組合,即7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2顆激光雷達,其中前視方向為兩顆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激光雷達為96線。基于業界領先的計算平臺與傳感器組合,iPilot方案應用場景覆蓋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結構化道路和城區道路可支持AEB、ACC、TJA、ICA、HWP等多種智能駕駛系統功能。此外,在傳感器組合上,主機廠可根據不同需求不同使用場景自主選擇相關配置,實現技術與成本的最優組合。
iPilot 7V5R2L系統方案配置圖
對于L2++技術未來發展,此前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CEO吳甘沙曾表示,L2++是“L2的樣子,L4的靈魂”,未來它可能演進到L4。他認為,未來市場上的自動駕駛產品形態,除了L2++,還會有一種是加強版L2+,就是在今天L2+基礎上加上了數據閉環,加上局部的影子模式。未來五年車企可以用這兩種車型進行組合。
生態合作,探索更高級別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走向全自動駕駛則是汽車行業以及相關產業鏈企業努力的終極目標。
作為技術提供商代表,在被問及在自動駕駛路徑方面的規劃時,劉國清表示,“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堅持走自動駕駛漸進式升維的方向。未來幾年L0-L2級功能滲透率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我們會持續鞏固L0-L2級別ADAS產品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會加快L2+/L2++級別相關技術產品的量產落地,如此次公布的iPilot方案?!?/span>
與此同時,劉國清強調,要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僅靠一己之力是無法實施的,生態合作是必然選擇。據了解,MINIEYE當下已經成功與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芯片廠商、國際Tier 1、主機廠等眾多合作伙伴一起構建了共生共贏的自動駕駛生態圈。
對于此次選擇與華為合作,劉國清表示,華為MDC 擁有豐富的產品線以及卓越的性能,是智能駕駛計算平臺中的佼佼者。其中,MDC 610能夠滿足L3-L4級場景功能的開發需求,它的AI算力高達200 TOPS,CPU算力達到260 KDMIPS,同時可對神經網絡算法支持完善,能夠將算力按需分組,適配不同的任務。在此基礎上,iPilot方案可以集成更高級的傳感器組和更復雜的軟件算法。雙方未來會深入合作、協同開發,依靠本地化、定制化以及快速響應等優勢共同開拓市場格局。
MDC 610
目前汽車行業正處于“軟件定義汽車”的浪潮上,其改變的不僅僅是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更在重塑汽車產業鏈的格局:從原來的垂直結構變為網狀結構。主機廠、Tier1、Tier2從原來層次分明的結構,轉變為協同開發,合作共贏。劉國清認為,自動駕駛產業化落地離不開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MINIEYE始終秉持開放的態度,與產業鏈上下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共贏關系。未來,MINIEYE將繼續專注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技術創新與實踐,與更多產業鏈伙伴一起,為中國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加電、賦能。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