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亞馬遜“全球開店”業務在中國推出,幫助中國賣家拓展海外業務、打造全球品牌。如今4年過去了,數以萬計的中國賣家加入了這一項目,包括亞馬遜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墨西哥在內的9大海外站點已向中國賣家全面開放。
2016年9月,亞馬遜“全球開店”業務繼續升級,推出全球開店“制造+”項目,面向中國制造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和優質專屬資源,幫助中國制造業直接對接亞馬遜遍布全球的優質消費群體,幫助中國制造業實現B2C的互聯網化轉型升級。
傳統制造業的跨境電商之路任重道遠
事實上,近兩年來跨境電商一直非常火熱,成為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熱詞。然而在這股浪潮背后,一個龐大的群體的關注度還遠遠不夠,那便是曾以“代工”名噪一時的中國傳統制造企業。在面對中國外貿增長疲軟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企業開始加入跨境電商大軍,以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有數據統計,2015年,全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至6.5萬億元,年增長率將超過30%,2017 年將達到8萬億元的市場交易規模。從這組數據來看,跨境電商零售業的熱度將會持續升溫,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渠道,跨境電商重塑了生產企業的國際貿易鏈條,通過減少對外貿易的中間環節,架起了工廠直接通往消費者之間的橋梁,能夠有效地減少商品流轉成本,從而大幅提升產品的利潤空間,再加上生產企業若能運營得當、定位準確,在跨境市場中賺取可觀的回報并非難事。
有分析師認為,在中國出口電商的具體結構中,B2C市場交易額雖小,但增速較快,行業呈現出B2C占比提升,B2B和B2C協同發展的新業態。
趨勢如此,現實情況是,中國傳統制造企業向跨境電商的轉型之路仍很遙遠。
首先,從傳統制造商到海外消費者之間仍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擁有多年OEM經驗的傳統制造企業由于對國外終端零售市場并不了解,對于境外市場和消費者的感知能力并不是很強。
其次,只有產品還遠遠不夠,企業還需要構建研發能力和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才能符合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
除此之外,懂外貿、懂不同國家法規的員工也必不可少,企業還得對境外物流體系有全面地了解。
這些都是傳統制造企業向跨境電商轉型的難題。
也正是基于上述的一系列原因,在“全球開店”業務在中國正式推出4年后,亞馬遜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制造業。
亞馬遜全球開店“制造+”項目落地中國
在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總經理戴竫斐女士看來,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越來越多地面臨著成本上升、生產制造基地轉移等挑戰,亟待尋找新的資源與途徑拓展經營渠道。
在從“中國制造”升級為“全球品牌”的過程中,亞馬遜可以結合其在全球電商領域的豐富經驗,為中國制造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和優質專屬資源,幫助其通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借力跨境電商拓展海外業務、探索全新經營渠道、打造全球品牌。
戴竫斐說,跨境電商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而制造企業由于缺少相關的經驗與資源,大多還未能打通跨境電商的通道。亞馬遜全球開店‘制造+’項目利用亞馬遜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可以幫助中國制造企業搭建開拓全球業務的新渠道,將優質的中國產品直接銷售給亞馬遜全球站點的近3億活躍付費用戶,幫助中國制造企業拓展海外業務、優化利潤結構并提升企業競爭力。
據了解,亞馬遜全球開店“制造+”項目將由制造企業專屬本地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和運營支持,包括制造商運營實踐分享和培訓、企業ERP系統與亞馬遜系統對接所需的技術咨詢、國際運輸物流解決方案、倉儲規劃以及支付解決方案推薦等。
借助亞馬遜提供的全方位專業服務,制造企業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獲得一手反饋,幫助制造商設計和制造更以客戶為中心、更符合市場導向的產品。與此同時,亞馬遜還將提供品牌推廣和品牌保護工具,幫助中國制造企業在全球打造自有品牌,實現“中國制造”到“全球品牌”的全面升級。
這意味著,加入亞馬遜全球開店“制造+”項目的企業,只需關注自身的產品,其他的外貿、合規、物流都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得以解決。
亞馬遜吸引制造企業的優勢是什么?
傳統意義上,亞馬遜的優勢業務的在于以亞馬遜“海外購”和亞馬遜“全球開店”為中心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涵蓋紙書、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書的亞馬遜閱讀、亞馬遜物流+和亞馬遜云計算服務(AWS)四大領域,那么,亞馬遜全球開店在制造業領域拓展業務,又有哪些優勢呢?
在戴竫斐看來,首先,亞馬遜在全球有非常龐大的消費群體,可以為中國制造業帶來可觀的轉化率。目前,亞馬遜全球14個站點有近3億活躍付費用戶,其中為中國賣家開放了9大站點,覆蓋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
第二,亞馬遜為“制造+”項目成立了專屬的本地化服務團隊,幫助中國的制造業賣家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進行服務,并為企業提供ERP等系統的對接服務;
第三、為制造業配備優質的資源和全方位的服務,涵蓋從上線、到運營、到品牌推廣、再到物流等各個環節的一站式服務;
第四、提供一系列數字營銷工具,幫助制造企業將消費者的反饋轉化成企業的研發需求,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優化產品策略,更精準地把消費者的需求與企業的制造能力結合起來。
戴竫斐指出,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以促進傳統制造業的創新與轉型。基于市場需求及政策支持,亞馬遜全球開店“制造+”項目通過整合亞馬遜全球優質資源,為中國企業升級業務模式、開展國際業務、打造全球品牌提供全新機遇,幫助中國制造企業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贏得未來。
已經嘗到甜頭的制造企業
在推出全球開店計劃的幾年里,已經有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借助亞馬遜邁出了跨境電商的第一步,并且已經從中受益。
藍弦(Bluedio)是廣州市立偉電子有限公司2009年推出的藍牙耳機品牌,產品定位為造型時尚、品質出眾、性價比高。作為初創本土品牌,藍弦在國內市場品牌知名度并不高,銷量也不甚理想。2013年,立偉公司看重了亞馬遜在海外市場的資源優勢,選擇加入亞馬遜“全球開店”。
上線三年來,藍弦的整體業績平均年增長3倍。在每年11-12月份的銷售旺季,其單日最高銷售額高達45萬美金。更為重要的是,借助亞馬遜網站的用戶粘性和亞馬遜的品牌優勢,藍弦已經在海外消費者中間建立了非常好的品牌認知。未來,藍弦希望借助亞馬遜平臺完成品牌的提升和轉變,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音頻品牌,為全球用戶提供極致的音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亞馬遜全球Prime Day大型促銷活動中,“藍弦”系列產品再次取得了亮眼的銷售業績——銷售額位列中國賣家第二位,在Prime Day當天銷售額超過50萬美金。
成立于2007年的百事泰,是深圳一家專注于汽車電子、電源及數碼周邊配件領域小有名氣的制造品牌。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后,大環境的低迷使得百事泰的業務受創。
借助于亞馬遜全球開店業務,百事泰將商品提前儲放在亞馬遜海外的運營中心,由后者統一提供倉儲、代發貨、售后業務。相比消費者下單后再花費高昂郵費“慢” 遞至國外,或者投入巨資在海外自建倉儲配送體系,亞馬遜物流服務提供了一個全新選擇。這種一站式的快捷管理方案,既能節省賣家的物流費用,還能避免退換貨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從2012年起,百事泰相繼在亞馬遜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站點上線,業務遍及北美、歐洲與亞洲,成為業界知名的國際F2C(從工廠到消費者)電子商務連鎖企業。與此同時,百事泰的“BESTEK”品牌也在世界多個國家成功注冊,眾多產品在美國、德國及英國站點位列品類第一,成為各國消費者選購汽車電子、電源等產品的首選品牌。
戴竫斐說,在“制造+”項目的推進過程中,亞馬遜會優先推薦具備自主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的企業入駐,主要行業包括服裝、鞋靴類企業,運動、戶外、家居、小家電等制造行業也是重點考慮的領域。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