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管理學家、“隱形冠軍之父”赫爾曼?西蒙近日撰文指出,只有在中國生產、研發,與當地政府合作,德國的“隱形冠軍”企業才能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隱形冠軍”是指不為大眾熟知,但在某一細分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中小企業。數據顯示,目前超過一半的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在中國擁有自己的分公司。僅在江蘇太倉,就集聚了300多家德企,其中包含5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
在赫爾曼看來,經歷了30年的出口繁榮后,德國的“隱形冠軍”正面臨來自中國企業的強勁挑戰。中德“隱形冠軍”的一個顯著區別是中國企業早早上市,然后將資本市場獲得的資金投入增長和研發中。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增長速度比德國同行快,研發人員數量是同等規模德國企業的4倍到5倍。同時,中國每年申請的專利超過百萬件。這都清楚地表明,中國在創新方面正不斷崛起。
盡管競爭激烈,但如果著眼于長遠和可持續的發展,中國市場依然是跨國公司的不二選擇。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速,中國市場都舉足輕重,充滿著機遇和活力。一方面,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超過17%,且在不斷上升。另一方面,中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發達的交通和物流系統等,都構成了中國經濟的巨大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又一批的跨國企業成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德國紡織機械制造商卡爾邁耶集團首席執行官阿諾?格特奈爾曾感慨,卡爾邁耶過去15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中國已連續第五年成為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隱形冠軍”未來能否延續“領跑”,答案或許就在中國。
(審核編輯: Mars)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