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市場一直被外資企業所壟斷,進口產品占據九成以上的份額。近年老齡化加劇帶動了醫療設備需求增加,加之技術創新和利好政策的支持,我國影像設備在中低端領域已逐漸打破技術壁壘,不斷突圍步入市場藍海。業內認為,國內醫學影像設備市場空間巨大,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約為6000億元至8000億元,未來還有國產替代的空間可以挖掘。在可觀的市場藍海面前,包括邁瑞醫療、東軟醫療、萬東醫療等一批企業已經積極布局,同時“后浪”追趕勢頭也非常強勁。
近日,聯影醫療首發過會的消息傳來,下一步,聯影醫療將遞交注冊,有望在2022年內實現掛牌上市。
資料顯示,聯影醫療成立于2011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性能醫學影像設備、放射治療產品、生命科學儀器及醫療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的企業。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同時在美國、馬來西亞、阿聯酋、波蘭等地設立區域總部及研發中心,在上海、常州、武漢、美國休斯敦進行產能布局,已建立全球化的研發、生產和服務網絡。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疫情以前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20年醫療機構對CT和移動DR產品需求大增,帶動公司相關產品收入增長。2019-2021年,聯影醫療分別實現營收29.79億元、57.61億元及72.54億元,收入復合增長率為56.03%,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351.98萬元、9.03億元及14.17億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不過研發占比呈現出了逐年下降的趨勢。2019-2021年,聯影醫療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90億元、8.50億元及10.4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3.17%、14.76%及14.45%。據悉,雖然公司研發占比逐年下降,但在行業國產企業中還是處于較高水平。
在高研發投入下,聯影醫療產品豐富,截至2021年末,聯影醫療已累計向市場推出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統(MR)、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系統(CT)、X射線成像系統(XR)、分子影像系統(PET/CT、PET/MR)、醫用直線加速器系統(RT)以及生命科學儀器等在內的80余款產品,在計算機設備、磁共振成像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地位。
聯影醫療表示,若該公司未來研發投入不足,或者受研發人員、研發條件等不確定因素限制,可能導致不能按照計劃開發出新產品,在研項目無法產業化,或者開發出的新產品在技術、性能、成本等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進而影響到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和市場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聯影醫療備受資本的青睞,招股前已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不乏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國開證券等證券機構。其中,2017年9月獲得33.33億元A輪融資,刷新了中國醫療影像設備行業單筆私募融資的記錄,估值也跟著上漲。此次行使超額配售權后,聯影醫療計劃發行1.15億股,募資不少于124.8億元,發行估值超過千億。業內表示,聯影醫療若成功上市,或成為繼邁瑞醫療之后行業內的第二家千億市值公司。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