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國務院參事室當代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范賢生,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全國委員會二級巡視員郭琛,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劉家順,中國氣象局相關職能司及直屬事業單位領導共40余人出席“守護天然氧吧 做雙碳先行者”倡議啟動大會,全國248個“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的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線上參加會議。
“守護天然氧吧 做雙碳先行者”倡議活動是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中國農林水利氣象工會全國委員會、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委員會等單位聯合北京市密云區、延慶區人民政府,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政府等天然氧吧創建地區共同發起 ,旨在共同推動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碳達峰、碳中和的有益實踐,為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倡議方將聯合探索開展“守護天然氧吧 做雙碳先行者”活動,合作開展陸地氣候生態系統碳匯評估工作,共建天然氧吧氣候生態產品價值數據庫,設立氣候生態價值實現專項基金,聯合共建天然氧吧經濟研究院,合作探索具有天然氧吧地方特色、科學有效的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摸清生態家底,合理規劃、設計碳中和的最優路徑,促進地方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致辭表示,天然氧吧與雙碳經濟相結合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創新實踐。氧吧地區生態環境優越,有條件成為碳達峰碳中和的先行示范。他希望氧吧創建地區進一步深刻理解習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務實探索,創新實踐,把這項活動取得實效。他要求氣象部門要趨利避害并舉,為雙碳經濟提供科學支持。他希望協會發揮好凝聚社會力量,共同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許小峰會長表示,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于2016年發起了“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有力促進了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此次倡議活動就是要與國家相關權威機構、氧吧創建地區共同推動在天然氧吧創建地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向黨中央和全國人民交出一份優異的生態答卷。
國務院參事室當代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范賢生提出,對“中國天然氧吧”這樣的生態資源富集地區而言,探尋“碳達峰、碳中和”雙約束下的綠色發展之路,需要不斷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實現機制,希望各倡議單位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原則,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推進綠色發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新模式,走出一條以“低碳高效”為顯著特征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副總裁蔣臨正表示,衛崗乳業將進一步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守護天然氧吧”貢獻自己的力量,計劃為“氧吧”城市貢獻低碳乳制品、共建生態奶源基地,與氧吧城市開展資源共享和品牌共建。
作為推動氧吧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的智庫,
天然氧吧經濟研究院在當天的活動中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將以服務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為根本任務,著力推動天然氧吧經濟發展,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助力中國天然氧吧地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活動當天,氣候生態價值實現專項基金正式啟動。該專項基金旨在支持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理論研究、科技創新和標準制定、氣候資源普查和規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及其與生態價值實現的協同增效、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普及,提升全社會氣候變化認知和應對能力,助力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作為氣象行業首個涉碳標準——《區域陸地碳匯評估技術指南》正式發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專家分別就“IPCC與中國貢獻”、“中國天然氧吧碳匯核算與生態價值評估”作專題報告。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