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高新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簡稱“中醫藥10條”)正式發布, 重點在推動中醫藥領域人才高地建設、搭建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打造“黃埔杏林”創新谷、鼓勵中醫藥成果產業化、推進生物醫藥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建設中醫藥智能裝備創新高地、鼓勵基金投資等方面提出多項突破性政策,集聚全球高端中醫藥資源,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中醫藥10條”提出中醫藥領域五類特色人才分類支持政策,從國醫大師、岐黃學者到中醫藥交叉學科人才,單個團隊資助金額高可達1500萬元。同時,“中醫藥10條”還鼓勵高層次人才在黃埔區開展傳承創新交流活動,在全國打造“黃埔岐黃匯”中醫藥傳承交流平臺;鼓勵開展中醫學術傳承交流、工作室傳承收徒等傳承活動;鼓勵承辦國際國內、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論壇、專業研討會等各類國家級中醫藥高端會議或論壇落地黃埔,并給予一定的支持,每個活動補助高可達100萬元。
可見該政策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加精準化。此外,打造“黃埔杏林”創新谷是“中醫藥10條”提出的又一項重要舉措。政策鼓勵醫工交叉發展,對建設醫工結合實驗平臺、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的,經認定,按其設備購置費等建設經費的30%給予支持,每個平臺最高補助1000萬元;經認定,對特別重大的國家級實驗室,按實際投入建設經費的50%給予扶持,每個實驗室最高補助5000萬元。
黃埔區還將重點打造兩個區級中醫重點專科,篩選一批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并推廣運用;逐步完善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機制和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推動中醫藥深度介入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救治。
在“綠色快車道”加持下,黃埔中醫藥產業將迎來新的機遇期。據悉,黃埔區還設立了新藥申報服務中心,為企業新藥申報、許可驗收、符合性檢查等業務提供專業的全周期“一站式”服務,構建生物醫藥申報服務的“綠色快車道”。對療效好、安全性高的醫療機構中藥成方,積極提供醫療機構制劑注冊與備案申報指導服務,幫助更多優秀中醫藥成果傳承發展,進一步提升中藥產品可及性。“中醫藥10條”提出推進藥品評審制度改革,將促使中醫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中醫藥現代化與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一直致力于打造世界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并將中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目前,全區獲批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中藥生產企業有21家,中藥批準文號超過450件,占廣州市總數的1/3;全區中醫藥產業營收超100億元。伴隨“中醫藥10條”出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將形成多維度、系統化的生物醫藥產業政策供給體系,進一步助力黃埔區創建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打造更優產業生態。如今,黃埔區集聚了香雪制藥、一品紅、白云山中一藥業等一批中醫藥細分領域的企業,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取得一系列成果。
業內表示," 中醫藥 10 條 " 發布后,中醫藥產業或將迎來新機遇,這也將吸引更多中醫藥高端人才匯集黃埔,區域置業熱度再升級。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