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ESG中國論壇2022春季峰會”成功舉辦,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為大會致開幕辭,來自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上市公司、教研機構的百余位嘉賓出席峰會。
中航產融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中航信托董事長姚江濤受邀參加圓桌論壇,圍繞央企產融結合平臺的ESG建設與現場嘉賓進行深入探討。
姚江濤分享了中航產融及成員單位踐行ESG的創新實踐及中航產融在服務航空工業集團開展“雙碳”工作方面的思路和實踐。他表示:
央企履行社會責任肩負著國強民富的雙重使命。我們之所以更名為中航產融,就是要從成就產業與人的雙重維度體現企業價值觀,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這也是央企踐行ESG本土化的表現形式,我們也希望在國資委指導下,向其他央企學習交流優秀實踐經驗,形成優勢互補的合力,創造助力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期價值,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大更持久的貢獻。
中航產融及成員單位踐行ESG的創新實踐
各位專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參加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我們能夠入選“央企ESG先鋒50”,要感謝國資委的指導和鼓勵,同時也感謝社科院和責任云研究院的專業評審。借此機會,我也報告分享下航空工業集團、中航產融及成員單位在履行央企社會責任方面的實踐及個人體會。
中航產融是航空工業集團金融與投資平臺,也是軍工集團下屬的唯一一家“多牌照”產業金融類上市公司,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堅持綠色發展,將ESG理念貫穿經營發展全過程。
我們自主創新建設ESG“1+N”管理體系,即結合總部統籌,匯聚成員單位力量,通過綠色信托、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租賃、綠色保險等多元金融工具運用,提供綠色產融集成服務和受托服務,創新開發碳資產管理等環境權益的資產化和資本化,集中協調資源與服務能力,支持綠色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2021年產融支持的綠色產業項目合計191個,資金總量達40億元。
中航產融旗下中航信托2016年就在信托行業率先提出綠色信托理念。2019年,在監管機構及信托協會指導下,牽頭制定行業自律規范《綠色信托指引》,中航信托還積極參與了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編制工作,是唯一一家信托公司代表。中航產融加入《企業ESG披露指南》的編寫小組,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ESG披露標準體系,打造中國版的ESG生態,分享中航產融綠色發展理論成果與實踐創新經驗。
我們也非常重視ESG報告的科學制定和主動披露,借鑒國內外主流ESG評級機構的科學方法,制定并發布ESG報告。2021年萬得Wind ESG評級排行榜,基于全部A股(共4716家)上市公司的ESG評級結果顯示,中航產融獲得AA評級,在金融行業里位列第一。我們的成員單位中航信托和中航租賃也分別制定和發布了各自的年度ESG報告。未來我們也將配合集團所屬上市公司形成ESG規范披露的一致行動體,有效提升航空工業旗下上市公司整體的市值管理水平,彰顯負責任投資的企業文化。
在踐行低碳行動方面,雖然航空工業不是強制控排行業,我們主動履行碳減排嚴格標準。中航產融大廈和中航信托辦公大樓2021年就主動開展了碳核查和碳中和行動,實現了年度凈零排放并獲得了證明證書。今年3月,中航產融作為原始權益人,以中航產融大廈作為底層資產,聯合中航投資、中航置業、航投置業、中航證券、中航信托等成員單位,發行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北京市首單綠色(碳中和)CMBS產品,產品規模39億元,發行利率僅為3.4%,同業最低,是碳資產與碳金融有效結合的創新嘗試。
中航產融成員單位在踐行ESG理念的認知和行動方面也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于相應的ESG報告中。(例如,中航信托設立全國首單“碳中和”主題綠色信托計劃;中航安盟保險簽訂了四川首單“森林碳匯價值”保險;中航證券發行“中航首鋼生物質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等),我們還將綠色金融生態圈持續拓展,從服務航空工業向服務其他高端制造業等更廣泛領域的市場開拓,為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創造包括經濟價值、社會價值與環境價值在內的綜合價值。
中航產融在服務航空工業集團開展“雙碳”工作方面的思路和實踐
航空工業集團一直將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支持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形成了主動踐行央企社會責任的優良傳統,樹立了綠色航空創新發展理念。在黨中央和國家“雙碳”目標指導下,結合國資委指導雙碳工作的相關要求,集團也在制定整體行動方案。中航產融立足服務航空主責主業的發展定位,結合自身資源稟賦,配合集團開展凈零碳航空產業鏈的創新實踐,協助建立統一的碳管理數智化平臺,圍繞碳排放數據管控、碳資產管理、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綠色投融資平臺服務等方面,為集團及成員單位提供資本、技術、資源和方案支持,助力實現ESG全流程管理。
總之,個人認為,央企履行社會責任肩負著國強民富的雙重使命。我們之所以更名為中航產融,就是要從成就產業與人的雙重維度體現企業價值觀,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民生,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這也是央企踐行ESG本土化的表現形式,我們也希望在國資委指導下,向其他央企學習交流優秀實踐經驗,形成優勢互補的合力,創造助力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期價值,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大更持久的貢獻。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