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5月10日舉行的專題發布會上提到,2021年醫藥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生產、效益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創新發展水平逐步提升?!霸趪夜膭顒撔碌拇蟊尘跋?,我國醫藥創新步入快車道,醫藥研發投入、在研新藥數量均呈現大幅增長,完成臨床研究申報上市品種日漸增多,獲批創新產品數量呈現逐年快速遞增態勢?!?br/>
從研發投入來看,目前A股已有40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的研發費用情況,其中326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從研發投入高的企業來看,如百濟神州2021年投入研發費用逼近百億,達到95.38億元,同比增長6.66%。恒瑞醫藥、復星醫藥、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等多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均在30億元以上。而從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來看,恒瑞醫藥以23.95%的占比居前。此外,有10家左右的藥企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10%以上。
另據上市公司年報數據顯示,科創板公司2021年研發投入金額合計852.40億元,同比增長29%。同期,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3%,高于A股上市公司整體水平。細分行業中,生物醫藥行業研發強度達到了16%。
不少藥企在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下,有關產品獲批的喜報連連。比如,恒瑞醫藥在高強度的投入下成果豐碩,目前該公司已上市創新藥增至10款,另有60余個創新藥正在臨床開發,250多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百濟神州財報顯示,截止2022年4月15日,公司共計擁有16款已上市的商業化產品,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百悅澤?、百澤安?和百匯澤?自步入商業化階段以來,已在全球累計實現數十項藥政批準。并且這三款藥物均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實現在多個適應癥中的廣泛覆蓋,進一步滿足患者需求,同時帶來了市場滲透率及市場占有率的可觀增長。再比如復星醫藥,截至2021年底,復星醫藥已有64項創新藥在研。其中,自研小分子創新藥27項、自研生物創新藥26項、許可引進創新藥14項、自研生物類似藥14項。
從在研新藥數量來看,據介紹,目前我國在研的創新藥數量居全 球 第二,在基因檢測、超級稻、人工合成淀粉、疫苗等領域已形成比較優勢。近期,還有不少在研新藥傳來好消息。例如,百濟神州日前再度實現新突破,數十款1類新藥在國內處于申請臨床及以上階段,其中3款新藥正在步入三期臨床,上市可期;另有超10款自研創新藥將挑戰出海,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
創新藥研發具有周期長、高投入、風險大等特點,近年來利好政策持續推進,助力國內創新藥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但業內也指出,目前很多藥企都扎堆于PD-1等確定性較高的靶點,研發同質化嚴重,賽道越趨擁擠。未來醫藥創新企業需要走向去“偽創新”,研發“真正的原發性創新”、稀缺First-in-class產品的方向,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