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醒的綱領,“智能制造”被定位為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這一舉措,影響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如何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為抓手,也是自動化行業的一大機遇。因此北京金雨科創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于11月8 日在通州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舉辦了一場針對電控柜自動裝配系統的客戶推介會,特邀請業科委領導、業內專家、行業媒體及客戶代表等相聚,一起分享討論,進一步為自動化系統裝備貢獻一份力。
會議上北京市科委文化科技發展處付文君處長對金雨科創發布的產品給予了充分的認可,并對市科委關注設計和科技文化融合方面的工作做了簡述,最后鼓勵我們企業加快技術成果轉化,為工業自動的發展貢獻力量。大興區科委田興華主任,首先對金雨科創取得的成功業績表示祝賀,對大興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給予了解讀,并邀請金雨科創公司可以進入大興,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速度。紅星基金的領導及客戶代表等共6位嘉賓相繼發言致辭。
作為本次推介會的絕對主角—工控柜智能裝配系統,在徐寶剛總經理和7位嘉賓掀開大幕的那一刻,展現在各位嘉賓面前。只見機器臂靈活的抓取配件進行組裝,排線系統根據圖紙準確的進行布線,這一切讓各位嘉賓贊嘆不已。
電控柜自動裝備系統接收上位系統傳輸的基本裝配數據,用“工控機+機器人+工業視覺”的組合來實現與現實環境的對接,完成鈑金加工,導軌線槽加工,線束制作自動接線布線及品質檢測等工序的自動化生產。通過這種模式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和加工時間,提高了接線的準確率,對電裝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顯著影響和提升。
該裝配系統還實現了柔性生產和混線生產。過去,生產線對產品一致性要求很高,大部分生產線只能生產單一類產品,而現在的市場趨勢是訂單多元化、零散化。智能裝配系統則可滿足一條生產線同時生產幾種型號的產品,產能效率也不再受訂單數量限制,小批量訂單更能凸顯生產優勢,真正實現產品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傳統裝配工廠如果要實現混線生產,極易出現差錯,而集成自動化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人類的大腦、視覺和手臂,大量工作由后臺數據庫和計算機完成,這樣產品的一次通過率可達到99%以上;產品交貨時間縮短了50%。高效、柔性、快速,這就是此項目為制造業帶來的變化。
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成功植入工業機器人,為社會提供“無人工廠”生產自動化產品。金雨科創將繼續加大研發力度,盡快將階段性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為智能工廠推動工控行業變革做出貢獻。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