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展開爭奪戰。
11月17日,在第三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余承東在“移動互聯網論壇”上發表講話稱,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智能手機之后將是智慧手機的時代,而這對其背后的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華為已經將目光投向人工智能領域,預計在兩三年內,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有望超越大眾和三星成為世界第一。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世界產生的內容已經大大豐富于我們現實世界的東西,人類產生的大量數據需要存儲、被運用。在余承東看來,人工智能的意義就是要協助人類更好的管理和使用信息。人類工作生活當中產生非常多的數據和信息,人類要怎樣有效使用信息?怎樣有效獲取信息?怎樣有效的在想使用的時候能夠自動被提供?這就需要人工智能提供解決方案。
華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思考集中于幫助人類更主動的獲取信息和推送所需要的信息。其中包括主動通過人工智能推送人類需要的信息同時對信息進行過濾,另外在提供服務的同時能夠與人類更加自然的交互。
余承東認為未來的手機是智慧手機,是把人工智能融入到現在的智能手機中。“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我們希望智慧手機能夠成為人的分身或者是化身。人類通過智慧手機可以直接與現實世界打交道,智慧手機主動和擁有者一起來進行鏡像的同時工作和交互,交互的方式變得更加雙向,智慧手機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人類價值幫助擁有者。”
余承東談到,華為預想的未來的智慧手機可以替代人的觸覺、嗅覺、聽覺等功能,也具備本地決策的功能,同時能夠替代人和周邊的車、辦公室、家庭等物體實現交互,并且可以連接外聯網獲取云端大數據。而這些能力的背后則需要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等方面的支撐。
“人工智能時代對于我們計算機的架構會提出新的要求,因為大腦的架構和計算機的架構是不一樣的,未來大腦的架構、人的計算神經元要和計算機的架構在一起交互,對云端的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架構和方式也都會產生很大的改變。”余承東表示,華為一直是做基礎通信設施的供應商,機器學習、深度計算、大數據和云服務也一直在研究,華為去年在AR、VR、AI、語音識別和視頻的處理等交互技術的研究投入位于全球第九位,預計在兩三年內,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有望超越大眾和三星成為世界第一。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