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11月以來,已有6個中藥新藥獲CDE受理,且注冊分類均為1.1類。
這6個1.1類中藥新藥分別是盈科瑞(天津)創新醫藥研究有限公司的金連消風顆粒、雙根口服液、萬邦生化醫藥集團&萬邦復臨藥業的芍藥舒筋片、以嶺藥業的藿夏感冒顆粒,以及卓和藥業&亞寶藥業的風葉咳喘平口服液。
中藥創新已成趨勢,近年來,包括《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藥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的發布,都奠定了未來中藥創新藥主線。
近期,相關部門又針對《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強調中藥傳承創新,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堅持中醫藥理論的指導、注重臨床實踐、采用科學合理的審評證據體系、完善中藥的療效評價、強化中藥研制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等;此外,細化了實施基于臨床價值的優先審評制度、對中藥實施附條件審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運用人用經驗的中藥實施特別審批等內容。
隨著新藥審評審批提速,我國中藥創新藥上市數量不斷增加,其中在2021年,共有12個中藥創新藥獲批上市,創了2013年以來的數量上的新高。進入2022年,根據CDE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5個中藥新藥受理號獲得承辦。其中,7月1日-9月21日,共有12個中藥新藥受理號獲辦,包括1類新藥10個,2類新藥2個;有6個中藥新藥為IND申請。不少中藥1類新藥已成功獲批上市,如武漢光谷人福生物的1.2類中藥創新藥廣金錢草總黃酮膠囊、北京珅諾基醫藥的1.2類創新藥淫羊藿素軟膠囊等。
浙商證券認為,近期相關部門發布的文件中,《專門規定》對人用經驗、豁免臨床和引入真實世界數據的強調,將進一步幫助加快后續中藥新藥上市速度,利好行業從供給端擴容放量。本次《征求意見稿》有望加快中藥創新藥審評,市場競爭格局相對良好。
在企業端,中藥企業的創新研發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如以嶺藥業近年來研發投入持續走高,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5.52億元,研發費用率同比增長2.6%,公司目前已研發上市專利新藥13個,涵蓋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腫瘤等臨床多發、重大疾病領域。再比如廣生堂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發生研發費用大幅增加至1.2億元,同比增長169.27%,目前公司立項研發的六個全球1類創新藥全部獲批臨床,已開展臨床一期研究并取得多項突破和里程碑成果。
(審核編輯: 諾謹)
分享